保健品

患上抑鬱症後身上這物竟變大

當老年人性情大變,無緣無故愛發脾氣時,應當心患上了抑鬱症。62歲的鄧阿婆,4個月前無緣無故心情變得好差,什麼事情都不想做,常常會感覺心煩意亂,聽到一點響聲或家人看電視都會覺得很吵而大發脾氣。除此之外,她還常獨自一人長時間發呆、歎氣,吃不好也睡不好,人也瘦了一圈。

家裡人只當老人是脾氣不好,也就沒怎麼在意。誰知,阿婆的情緒越來越不穩定,偶爾還會有“活著好累”的想法,有時甚至在胸悶難受時想拿刀割胸部來減輕“疼痛感”。這時家人才緊張起來,趕快帶阿婆輾轉來到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治療。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精神醫學科潘集陽教授給家屬解釋,鄧阿婆是患了“抑鬱症”,需要住院治療。在鄧阿婆入院後,醫生予以抗抑鬱等藥物改善她的情緒,並鼓勵家屬多陪陪阿婆。等待出院時,鄧阿婆已經覺得自己胸前區及肩背部疼痛好多了,心情變得平靜很多。

老人家也會患上抑鬱症?沒錯,而且老年人作為特殊群體,他們這個年齡段的抑鬱症與年輕的抑鬱症病人特點不同。

(1)低落心情在老年人的抑鬱中更少見,老年人患抑鬱症更多的表現為易怒、焦慮和身體症狀。

(2)記憶力減退。老年抑鬱患者大多同時存在一定程度的認知功能損害症狀,約80%的患者存在記憶減退的現象,其中有比較明顯認知功能障礙類似癡呆表現者占10%-15%,症狀包括記憶力、計算力、理解和判斷能力等全面的認知功能下降。抑鬱既可能是認知損傷的危險因素,也可能是認知功能下降的表現。

(3)慢性疼痛。一些身體上的問題,例如慢性疼痛,可能是抑鬱的易感因素,而抑鬱也會加重一些本來就不好的身體情況,例如心臟病。

潘集陽教授指出,導致老年人患抑鬱症的因素較為複雜,包括社會環境、文化習俗、個體心理與生理變化、軀體疾病和精神疾病等。有研究顯示,目前較為公認的老年抑鬱高危因素主要包括3點:

①急性負面生活事件,比如哀傷、與子女或親友的分離、自己或家人的患病或病危等。近期經歷上述突發性負面生活事件,對於老年人而言更容易出現情感或心境的低落。

②慢性應激,包括身體健康和功能的下降、感覺的衰退和認知功能的減退、住房或家庭、婚姻矛盾、社會經濟收入下降、職業能力下降與退休等。

③血管性疾病,老年患者患心腦血管疾病,比如冠心病、腦卒中,常常還會留下後遺症。現有證據顯示,老年患心腦血管疾病者容易共病抑鬱,且互為影響,即抑鬱也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和死亡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