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吃藥也要選擇對的姿勢!

患者服藥大多比較注意時間、劑量,但很少有人知道,吃藥姿勢也會影響藥效。姿勢不當,不僅藥效不能很好發揮,還可能對身體有損害。

最科學的服藥姿勢是站立。站立時食管呈自然垂直狀態,有利於藥物下行滑到胃裡,便於儘快吸收。坐著尤其是躺著服藥時,易使藥物粘在食管壁上,不但不能將藥物輸送到最佳吸收部位,而且食管壁還會因粘附的藥物而受到刺激,甚至腐蝕。尤其是膠囊類藥物,一旦粘在食管上,再飲水也難以短時間內到達胃部。

此外,人們站立吃藥時有個習慣:猛仰脖子,把藥片猛地咽下去,實際上這種方法並不可取。吃藥時,猛地一仰頭,很容易嗆水,特別是孩子和老年人。因此,吃藥時最好是動作慢一些。同時,服藥後不要立即躺下,至少應該活動5~10分鐘,特殊藥品要求30分鐘,以免藥物滯留在食管內,延緩其發揮作用。

當然,也有些藥物比較特殊,需要患者刻意採取臥位元姿勢服用。例如,服用睡眠誘導期短的安眠藥,患者應在服用後立即躺臥,以免發生意外。治療胃潰瘍的藥物要根據不同的潰瘍部位,採取不同的臥位姿勢,這樣才能使藥物與潰瘍面充分接觸。因為大多數潰瘍藥的機理都是藥物與胃液中的粘蛋白結合形成保護膜覆蓋潰瘍面,從而促進潰瘍癒合。這樣做還可減慢藥物排空時間,延長藥效,提高療效。如治療胃底後壁潰瘍時,服藥後最好仰臥一會兒;如果是治療胃體後側壁潰瘍,服藥後則最好採用左側臥位。硝酸甘油能擴張外周血管,降低血壓,患者含服硝酸甘油時如採取站立體位,則可能因體位性低血壓而昏倒。因此,含服硝酸甘油應採用半臥位,而且這種姿勢有利於心絞痛快速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