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曬衣這麼選才能有效果
“三無”防曬衣 防曬不靠譜
陽光漸漸熱辣起來,今夏,類似薄紗的透明防曬衣以靚麗的糖果色,加上數十元的價格格外受到很多愛美女性的喜愛。
那麼,這些防曬衣是否真的可以起到防曬作用?購買防曬衣時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呢?
防曬衣銷售火爆
螢光黃、糖果綠、夢幻粉……隨著炎炎夏日到來,不少商城和超市的商鋪、櫃檯裡都掛著五顏六色的防曬衣。有的防曬衣薄如蟬翼,折疊起來可以輕鬆放進僅錢包大小的布袋裡。
到底防不防曬
據瞭解,防曬衣是近兩年進入國內市場的。目前在國內,防紫外線布料大多應用於戶外產品中,普通服裝中應用的比較少。
此外,從專業的角度來說,防曬主要分為防光線、防uv(ultraviolet的縮寫,即紫外線)和吸熱,而防曬的效果跟織物的密度有關,密度越高防曬效果越好,比如棉毛製品的密度就較高,防曬效果好一些。而化纖材質如果要達到防曬效果,需要加入防曬塗層。現在市面上那些如薄紗甚至透明的防曬服,其防曬效果很讓人懷疑。
防不防曬有標準
據瞭解,國家品質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03年頒佈的《紡織品防紫外線性能的評定》規定:只有當產品的upf(即紫外線防護係數)大於30,且u-va(長波紫外線)透過率小於5%時,才可稱為“防紫外線產品”。
防紫外線產品應該在標籤上標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國家標準的編號,即gb/t18830;upf值:30+或者50+;長期使用以及在拉伸或者潮濕的情況下,該產品所提供的防護性能可能減少。在該評定標準中:uva是指紫外線中對人體傷害最大的那一部分波段,而upf則是指紫外線的透射程度,數值越大,透射程度越低。
據瞭解,國家關於防曬品的標準屬於推薦性的,非強制性的標準。如果商家稱自己的產品為“防紫外線產品”就必須遵循這個標準。而商家稱產品為“防曬服”的話,可以不需要恪守標準,也不能被算是違反相關規定。
有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在選購防紫外線紡織服裝產品時,首先要查看產品使用說明書有無產品防紫外線功能介紹,如果有防紫外線功能,還應索要該產品經國家品質技術監督行政主管部門授權的省、市級以上品質監督檢驗機構出具的檢驗報告,以確認該產品是否達到國家標準要求。
防曬物品主要參考指標是upf指數,應儘量挑選紡織服裝產品的upf(即紫外線防護係數)>30,T(uva)(即日光紫外線波長在315cm~400cm時,透射通量與入射通量之比)
此外,衣服的顏色也能影響防曬性能,黃顏色的防曬性能最低,黑色以及紅色系的防曬衣效果相對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