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熱議

母親無言深幾許?你家是否也有個“同款媽媽”

論語曰:父母在,不遠遊,游必有方。然而,伴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轉型,“游必有方”的責任意識已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大批年輕人或背負家族期望在他鄉風雨飄搖,或源于夢想于名利場一爭高下,還有的或許只是憧憬著“詩和遠方的田野”……可是年輕人,當你于人生的道路中步履蹣跚,可曾想過故鄉母親的牽腸掛肚?她們會因為你感情受挫黯然傷神,想要安慰卻苦於不能擁你入懷;她們日思夜想時刻準備著接聽電話上的綠鍵,可是手機卻遲遲不曾響起……

而母親的形象,在我們記憶中的每個階段,是否都是“同款”的呢?

兒童期,會埋怨她——母親是一個名詞

當我們還是小寶寶時,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媽媽來打理。她會經過多家對比挑選,再經過反復實踐並總結經驗,選擇最適合我們的奶粉、紙尿褲等用品;還會耐心教我們認識外面的世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成長經歷。但是,我們的記憶中卻總是充滿了媽媽的呵斥:這個不許玩,那個不讓動!還有生病時逼著我們喝藥的“噩夢”。然而上學後,我們對於母親這兩個字的認識,可能會變成語文課本上的一個造句,期末考試裡的一篇作文。就像“母愛是一縷陽光,讓你的心靈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溫暖如春。”我們可以寫出這樣漂亮的句子,但是卻並不能參透其中的含義。並且,我們還在時刻在埋怨她為何要害我們寫這麼多字!

青春期,會抗議她——母親是一種管制

青春期的我們開始變得十分叛逆,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意,明明只是看到了社會的一角,卻總以為擁抱了整個世界。我們有的開始偷偷早戀,甚至耽誤了學習;我們有的開始偷偷學壞,在學校尋釁滋事;我們有的開始學會頂嘴抗議,以愛之名義要脅父母。於是乎,媽媽開始用她的人生經驗和生活閱歷來教育、感化我們,但是結果呢?那時的我們如此自以為是,面對媽媽的諄諄教誨和重重約束,我們怎麼能聽得進去一個字呢?想必我們還只會一味地認為她根本不理解我們!讀不懂我們的世界!走不進我們的內心!並且心裡滿滿的都是對她的怨氣和無聲的抗議吧?

成熟後,會疼愛她——母親是一股力量

當我們長大成人後,褪去了年幼的稚嫩和輕狂,進入社會腳踏實地的生活、工作,並開始組建自己的家庭時,我們終於讀懂了母親的偉大。其實母愛一直都在我們身邊,如一縷清風、一束陽光、一汪清泉,驅散了一身的疲憊,照亮了黑暗的道路,灌溉了稚嫩的心靈。可是,媽媽你知道嗎?從十月懷胎到將我們養育成人,默默付出的這些年裡,你身材變形、皺紋增多、時間被壓榨,但卻一心只想我們健康成長,而從未計較過任何代價,是你一直在給予我們力量,用愛陪伴我們前行。

在我們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後,為人母的艱辛與付出,我們懂了。雖然很晚,但是我們真的懂了——寶寶出生時,和老公一起守在產房外的,是你,你告訴我要堅強;做月子時,每天幫我清洗傷口的,是你,你對我說要堅持;寶寶半夜醒來想吃奶,不捨得叫醒我而是自己去默默沖奶粉的,是你,你不曾有過一絲抱怨;寶寶感冒發燒、流鼻涕,在我急得焦頭爛額時尋求幫助時,是你,你拿出護彤,告訴我小兒護彤專心護童15年,中西藥結合起效快;休完產假後,我忙於工作卻沒人照顧寶寶時,是你,你說讓我去繼續自己的事業,你來幫我帶娃……

母愛有時也許只是一句叮嚀,一杯溫水,一桌飯菜,一款安全且寶寶愛喝的感冒藥足矣。事物看似雖小,卻凝聚著濃濃的母愛。借此之際,我們想對天下的母親說一聲:媽媽,您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