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妙用冷水保健 五種藥物需用冷水送服
冷水與藥物的關係有哪些?常識中我們都會準備溫開水來服藥,但是有些藥物,卻需要用冷水送服才更有效果。冷水在中醫裡的一些作用,一起來看看吧。
五種藥物需用冷水送服
清熱類中成藥。中醫治療疾病的一條原則是“熱者寒之,寒者熱之”。意思是治療熱性疾病需要用寒性藥物,而治療寒性疾病適宜用熱性藥物。如果患者本身患有熱症,用涼開水送服藥物可以輔助藥物發揮清熱的療效,這時便不宜用熱水送服。
維生素類。比如說維生素C就是很不穩定的藥物,它遇熱後很容易被還原、破壞,而失去藥效。所以,在補充維C的時候,還是用涼開水送服較為妥當。
活疫苗類。指用人工的方法使病原體減毒或從自然界篩選某病原體的無毒株或微毒株所製成的活微生物製劑,如小兒麻痹症糖丸。由於疫苗是將病毒、細菌等病原體經過火活 或減毒等方法製備而成,由於高溫有可能會殺死這些微生物,所以服用時應當用涼開水送服,否則有可能導致疫苗滅活,不能產生免疫效果。
助消化酶類。如多酶片、酵母片、胃蛋白酶合劑、複方澱粉酶口服溶液等,這些藥物的有效成分是酶,屬於活性蛋白質。高溫會破壞酶的分子結構,從而使酶失去活性。這樣一來,藥物就等於失去了有效成分,無法發揮療效,所以,服用助消化酶類藥物不宜用熱水送服。
止咳糖漿類。急支糖漿、複方甘草合劑、蜜煉川貝枇杷膏等。這類藥物的原理是患者服用後,糖漿或浸膏覆蓋在發炎的咽部黏膜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便於快速控制咳嗽,緩解症狀。如果用熱水沖服,更易將保護膜沖走,影響療效。
中藥煎煮時水的掌握
煎藥最好使用經過淨化和軟化的飲用水,以減少雜質混入,防止鈣、鎂離子與中藥成分發生沉澱反應。水的用量一般為中藥量的5~8倍,或加水浸過藥面2~10cm。
多數中藥需要在煎煮前加“冷水”浸泡適當時間,使中藥組織潤濕浸透,以利於有效成分的溶解和煎出,一般認為浸泡半個小時比較合適。
冷水的其他妙用
止鼻血。偶爾發生的鼻出血,用手按住血側的鼻中上窩,壓向鼻翼並用冷水沖洗鼻部,或毛巾浸泡水敷前額,即可止血。
明眼睛。眼睛喜冷怕熱,用流動冷水洗臉,則頭清眼明,常年堅持,既可減少沙眼發生,又可保持視力,增強眼睛對疾病的抵抗力。
治扭傷。四肢扭挫傷,局部淤血或按之腫硬,可立即用冷水浸敷,能使斷裂血管較快閉合,控制血腫加劇,並止血鎮痛。
防感冒。堅持經常冷水浴和用冷水洗臉,可增強體質,提高抗寒能力,預防傷風感冒。
女性不宜冷水保健
部分女性認為冷水洗澡有益健康,並一年四季堅持不斷。針對這種認識誤區,用冷水洗澡可能讓一些婦科疾病乘虛而入。
研究發現,女性皮膚裡的感測器異常靈敏,只要大腦接收到冷的資訊,瞬間就會感受到冰涼,血管就會自然收縮。如果用冷水洗澡,人體會產生一系列應激反應,如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肌肉收縮、神經緊張等。特別是在哺乳期、懷孕期、月經期,女性受冷水刺激後容易誘發多種婦科疾病,對女性懷孕、生理健康都會產生不良影響。
善用冷水,你知道了嗎?
回復【血管】即可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