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四季養生

四季養生

夏季學會這6個招數 能有效預防空調病

學會6個招數能預防空調病

1、多喝溫水

經常待在空調房內,容易導致水分流失,造成鼻腔和黏膜過幹,甚至引發支氣管炎。所以需要多補充水分,水溫不宜過冷或過熱,35℃~40℃的溫水是最佳選擇。

2、保濕工作不可少

長期受冷氣侵襲,肌膚容易幹皺,影響光澤和彈性。嚴重時,皮膚還會發癢、起疹子。除了多補充水分,身體也要經常保濕。夏天容易出油、出汗,建議使用清爽型乳液,既不容易堵塞毛孔,還有利於排汗。洗澡後,趁身體含水量較高時塗上一層乳液,讓水分留在皮膚底下,讓肌膚“喝飽水”。

除了呵護身體,環境也得保濕。隨時放一杯水在身旁或適度栽種植物,也能增加環境濕度。而且,植物能減少二氧化碳濃度,起到調節空氣的功能。

3、給眼睛一點溫暖

眼睛乾澀是一種常見的“空調病”,特別好發于戴隱形眼鏡或有慢性結膜炎的人。結膜是一層透明的薄黏膜,當缺乏維生素A、喝酒、吸煙、空氣污染時,都會出現結膜乾燥症狀。在空調房內除了適度滴眼藥水外,不妨拿條溫毛巾敷眼,給眼睛一點溫暖,有助於減緩症狀、消除視疲勞。平時還可適度補充維生素A,多吃檸檬、葡萄、蔬菜、魚、雞蛋等,能改善眼乾等不適。

4、分段進出室內外

帶著一身熱氣進入空調房,由於熱脹冷縮,極易導致頭疼、心臟病甚至中風。建議採取分段進出法:在室內先待3~5分鐘,然後走出室外到陰涼處待幾分鐘,扭扭腰、伸展下身體後再進入室內,反復2~3次,等身體較能適應室內低溫,就可留在空調房內了。這種方法特別適合中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壓、糖尿病患者。

5、控制溫差和濕度

控制室內溫度和濕度同樣重要。老年人身體代謝減緩,血液迴圈較差。關節對溫度、濕度的變化很敏感,不應長時間待在空調房內。室內濕度過大,還容易誘發過敏,這時最好能開啟空調除濕功能。建議室內外溫差最好不要超3℃~5℃,室內濕度保持在60%左右,溫度在25℃~26℃之間。

6、保持放鬆,調整呼吸

傳統中醫認為,溫度與人的情緒息息相關。太熱,體內生燥火,情緒變得不安、暴躁易怒;過冷,身體易被寒濕侵襲,人也容易拘謹退縮、放不開。所以當從高溫的室外進入空調房,溫度轉化的同時,情緒也會跟著波動。要學會養成放鬆、調息的習慣。靜下心來工作,呼吸保持細慢長勻,可使體內充滿溫暖之氣,從而抵禦寒邪入侵。

3個部位不舒服警示你患上空調病

呼吸道最“脆弱”

呼吸道是最脆弱的,冷氣一旦攻破了呼吸道的脆弱 “防線”,輕則出現咳嗽、打噴嚏、流涕等感冒的症狀即上呼吸道疾病,空調引起較嚴重的下呼吸道疾病,是肺炎。尤其是在中央空調下工作、學習,中央空調很適 合軍團菌傳播,潛伏期大約是2-12天,雖然沒有上呼吸道的反應,但卻發熱、怕冷、肌肉酸痛、乾咳、無痰或少痰,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會持續發燒、乾咳、打寒 戰,嚴重的還會因為呼吸衰竭而死亡。

另外,屋子裡雖涼,但是濕度卻太低,這對人們眼、鼻的黏膜都不利。而乾燥的環境適合病菌和病毒的 生存,人們覺得鼻子、嗓子發幹的時候就要特別小心病毒侵入了。同時,屋裡的塵埃、塵蟎流通不出去,有過敏體質的人還很容易出現過敏反應。

大腦神經會失衡

常聽經常坐在空調屋裡的人說“我覺得頭暈目眩、眼冒金星,還愛忘事”之類的。據介紹,這就是由空調病 引起的常見大腦神經失衡反應。空調除了致人感冒,對大腦傷害也相當嚴重。空氣裡含有的陰離子能抑制人的中樞神經系統,緩解大腦疲勞。但是,空調卻過多地吸 附了陰離子,讓屋子裡的陽離子越來越多,陰、陽離子失調也讓人們的大腦神經系統跟著紊亂失衡。

關節、腸胃易受涼

年輕人往往不太注意空調引起的關節疼痛,但長吹空調卻會有這樣那樣的毛病。夏天室外空氣灼熱,人們普遍穿得少,但室內的空調冷氣吹得厲害,衣服這麼單 薄,這樣的低溫環境會刺激血管急劇收縮,血液流通不暢,導致關節受損、受冷、疼痛,像脖子和後背僵硬、腰和四肢疼痛、手腳冰涼麻木等都是常見的反應。

另外,屋裡太“冷”容易導致胃腸運動減弱,再加上夏天貪涼,經常吃冷飲,腸道內外都被“冷”控制著,很多人又拉又吐就不足為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