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疾病

夏季常備這9種中藥 媽媽再也不用擔心你的健康

祛暑濕 藿香

夏季高溫高濕的天氣容易出現腹脹,嚴重的可能上吐下瀉,醫學上稱為“胃腸性☆禁☆感冒”。經常下雨的天氣,或近來氣壓低、濕度比較高,就要預防暑濕了。

食療方:藿香露

製作:用電茶壺蒸餾,以20克藿香(藥店有售)、500ml水的比例,燒水時在壺嘴上扣個杯子,杯子一端低一點,下面放一個碗。這樣水燒開後再等20分鐘,就有了一小碗純天然的藿香露,加點冰糖,加點熱水,家裡每人分一點。

止汗 烏梅

天氣熱,汗出如漿。怎麼止汗呢?沒必要抹止汗露,烏梅就有收斂止汗的效果。關鍵的,烏梅很好吃,吃著零食就能解決問題,爽翻了。

食療方:酸梅湯

製作:烏梅50克、山楂50克、甘草10克用水浸泡30分鐘,然後加入500ml清水煮沸,改用小火再煮30分鐘即可,飲用時在碗里加一小勺糖桂花。

益氣 黃芪

中醫認為夏季的酷熱屬於“壯火”,會消耗人體大量的氣,因此,夏天總感覺疲勞乏力,不愛活動。適當補充黃芪可以補氣。

食療方:黃芪黃瓜湯

製作:到了夏天你會經常做黃瓜湯吧?做黃瓜湯之前,先放一小把黃芪煮20分鐘,然後撈出,再開始煮黃瓜湯。這次的黃瓜湯就平添了藥膳食療的功效。

安神 茯苓

仲夏夜的晚上也容易失眠,這都是因為濕熱擾動“心神”造成的。漫漫長夜無心睡眠,怎麼辦呢?晚餐喝一碗茯苓粥吧,茯苓優秀的安神效果可以讓心神安置到正常的狀態,好眠隨即而來。

食療方:茯苓粥

製作:買茯苓時讓藥店打成粉,裝罐,兩人份的粥可以加10克茯苓粉,熬粥時用量勺挖一勺調入。如果家裡沒有量勺,2克的鹽勺放5勺即可。

清暑熱 金銀花

唐代孫思邈有一個清熱方流傳很廣,以金銀花為主藥,甘草、桔梗為輔藥,這個方劑是歷代清熱解毒藥方的基本款。主藥金銀花天性甘寒,善於清熱解毒,最適合夏天。天熱經常熬綠豆粥,如果粥里加上一把金銀花,不僅解暑,還能鎮咳,有咽炎的人尤其感覺舒服。

食療方:金銀花綠豆粥

製作:綠豆粥熬好後,用湯勺盛兩芍藥店買的幹金銀花加入。如果家裡種了鮮金銀花更好了,摘一小把即可。再熬3分鐘關火,晾涼即可食用。

滋陰 石斛

夏天天氣熱,容易口渴咽幹,養生時講究滋陰,可以食用石斛。石斛有滋陰潤肺、生津養胃的功效,滋陰潤燥的效果最好。

食療方:鮮石斛汁

製作:有的藥店能買到鮮石斛,將新鮮石斛洗淨、切碎,放入攪拌機中,加入適量蜂蜜和清水,攪拌後飲用。如果沒有新鮮石斛,也可以將幹品石斛烹煮後飲用,或研成粉末用沸水沖泡。

去火 蓮芯

夏季應該養心,但暑熱容易心火旺盛,心煩氣躁。乾隆皇帝每到避暑山莊避暑總要泡蓮芯茶,而且要用荷葉上的露珠炮製,以清心火。蓮芯雖苦,但清火、除煩,有很好的強心作用。

食療方:蓮芯龍井茶

製作::龍井茶一撮,蓮芯10 枚,沸水沏泡,苦後回甘的感覺過後,我們的心情多少都會有些平復,夏日原來很安逸。

開胃 白豆蔻

天熱吃不下飯嗎?豆蔻非常有用,在香料昂貴的時代,美食家像攜帶香煙一樣隨身備著豆蔻,因為它的香味有助消化的功效。你可以買了豆蔻後,用研磨器研磨成粉末,裝在密閉瓶子裡,像調料一樣用。如果能現用現研磨,香味更濃郁。

食療方:白豆蔻茶

製作:沏一杯紅茶,用咖啡勺加一小勺豆蔻粉。豆蔻有類似姜的辛涼味道,可以再加點糖調味。

養胃健脾 白術

胃不好的人夏天更甚,因此夏天是養胃健脾最合適的季節。白術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效,可以除去脾胃中的濕熱,尤其適合脾虛的人食用。

食療方:白術魚湯

製作:夏天不宜吃肉,魚湯是最好的進補方法。燉魚湯時,加薑塊的同時加兩塊白術、一塊陳皮,這樣的魚湯更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