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童年的人心臟功能都很差
美國心理學會年會上公佈的一項新研究告誡說,孩子時代所遭受的虐待、貧窮和社交孤獨等不幸會影響一輩子健康,尤其會導致成年後心血管疾病危險大增。
匹茲堡大學精神病學和流行病學教授卡倫·A·馬修斯表示,很多中年首次確診的疾病的根源都在童年。二三十歲時的不良健康習慣只是日後生病的部分原因,而不是全部原因。研究發現,對與社會經濟地位、孤立和不良事件相關的不幸童年經歷會大大加速日後疾病的進程。
馬修斯教授領導的這項新研究對212名14—16歲的孩子進行了為期3年的跟蹤調查。結果發現,來自貧困家庭的孩子更可能出現心臟病早期症狀。與最幸福兒童相比,最不幸的兒童成年後患心臟病幾率將增加3倍。這表明,父母社會經濟狀況影響孩子日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馬修斯教授表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激素變化快,對同伴拒絕更敏感,更在乎他人對自己的態度,如果再經受多種壓力,那麼就極容易埋下日後心血管疾病的隱患。馬修斯教授援引紐西蘭一項新研究結果說,無論家境如何,遭遇社交孤獨的兒童,日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也會大大增加。
馬修斯教授完成的另一項研究發現,生活與赤貧家庭的經歷會影響孩子對逆境的反應,時間一長,就必然增加其心臟病危險。另外,獲得家人和社會幫助和支持較少的孩子,成長過程壓力更大。社交過程中表現出更多的對他人的不信任,因而,社交變成了一種壓力,遇事激動易怒、血壓容易上升,體內炎症增加,這些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