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犯困”不等於缺覺,也可能是這些病悄悄來了

這個年代,很多人不缺吃,不缺喝,但是缺覺。雖然有“春乏秋困夏打盹,冬日正好眠”的說法,但要是告訴你,總犯困可能是疾病信號,有時甚至危及生命,估計你會一下子驚醒。

別害怕,你可以對照下面幾個類型,看看自己犯困是怎麼回事。

類型1:白天犯困明顯,活動後加重

每天睡眠充足,但白天依然犯困嚴重的人,發生心臟病的風險高。

美國一項研究發現,白天愛犯困的老人,特別是老年女性,與白天精力充沛者相比,心臟病風險增加66%,而且心源性猝死的風險增高。

心功能減弱時,血液迴圈受到影響,氣體交換和內臟的血液灌注都會出現障礙。其中,大腦對此最為敏感,直接影響到其功能狀態,會使人昏昏欲睡,精力不濟。

冠心病、肺心病等可能導致心臟功能障礙,使血液迴圈不暢,乳酸等代謝產物積聚,使人產生疲勞感。如果同時有心悸、氣短、胸悶、頭昏等症狀,特別是在活動後症狀加重、休息後減輕,最好查查心臟,如做心電圖、心臟彩超等。

類型2:呵欠不斷,同時血壓升高

普通春困、睡眠不足引起的困倦,只要勞逸結合,生活規律,一般可以改善。但中風(腦卒中)患者在發病前5~10天,也常會頻繁打呵欠,尤其是老人。

血管是連接全身的“生命通道”,不少老人血管硬化、管腔變窄、腦血流量減少,腦細胞缺血缺氧,引起困倦、乏力、嗜睡。

需要注意的是,中風前的犯困除了呵欠不斷外,還可能出現血壓驟然升高,收縮壓可接近200毫米汞柱;走路不穩,並伴有四肢麻木無力;早上起床突發眩暈、持續頭痛。不自覺流口水、嘴歪、說話不清楚、記憶力下降、反應遲鈍等症狀也常在老人中風前出現。

在高血壓、冠心病、吸煙、血脂高、糖尿病、肥胖、運動少、有中風家族史這些指標中,具備3項或3項以上的老人,突然連續犯困,並伴有相關症狀時,應高度懷疑是中風前兆,儘快到醫院做相關檢查,包括血壓、血糖、血脂、心電圖、顱腦CT檢查等。

類型3:打鼾嚴重,睡眠時呼吸不規律

如果發現自己打鼾、睡覺時呼吸不規律,同時白天困倦,最好去查查是否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

患這種病的人,睡覺打呼嚕只是表面現象,他們發生了呼吸暫停,就像被人掐住脖子無法呼吸,導致身體缺氧和代謝廢物二氧化碳不能排出,憋得時間越長,對身體的傷害就越重。

如果睡覺時平均每分鐘發生1次以上的呼吸暫停,整夜的睡眠品質就非常差,會引起白天困倦甚至嗜睡、注意力不集中、認知功能受損、反應能力和判斷力下降、情緒不穩。

發現自己有打鼾、睡覺時呼吸不規律,伴有白天困倦等症狀時,應儘早到醫院就診,必要時進行睡眠監測。一旦發現潛在的睡眠呼吸暫停,應積極接受治療。特別是一開車就犯困的司機朋友,更應及時到醫院檢查,以防發生嚴重後果。

經常犯困還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現。

例如犯困同時面色蒼白、頭暈、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貧血;皮膚發黃粗糙、經常犯噁心、討厭油膩的犯困者,最好去排查肝病;

甲狀腺功能減退的人,經常犯困的同時還有面部表情遲鈍、健忘、對很多事都提不起興趣等表現;

高血脂患者也常變現為愛犯困,有相關家族史、長期大量飲酒、攝入高脂和高糖飲食的人尤其要注意。

如果犯困同時伴有這些症狀,最好到醫院排查相關疾病。

類型4:以上都不符合,但常犯困

如果上面的情況都沒有,常犯困可能是飲食、睡眠的原因,下面幾個方法不妨試試。

“早點睡”可能比“睡得多”更有效。一般來說,晚上10點以後到淩晨的睡眠品質較好;淩晨兩點以後,睡眠開始變淺。因此,早睡早起的習慣優於晚睡晚起的習慣。

如果睡得太晚,即使晚起可能身體也沒休息好,白天還會犯困。成年人最好保證6~8小時睡眠,發育期的青少年建議睡足8~9小時。

補點維生素D。美國《臨床睡眠醫學雜誌》2012年刊登的一項研究發現,白天經常犯困與體內維生素D水準偏低關係密切。

除了適當曬太陽,還可以通過飲食補維生素D,如多喝牛奶和優酪乳,吃點三文魚、幹香菇。

少吃甜食,餐後不易犯困。飯後是很多人犯困的高峰期,其實,如果注意調整飲食方法,就能改善。

少吃甜點心,多吃綠葉蔬菜。

適當減少米、面等澱粉類主食的總量,可以把部分精、白、細、軟的主食換成粗糧、豆類和薯類。

餐後1小時左右,可適當活動。如果一直坐著不動,餐後更容易犯困。

如果注意了這些還是睡不好,甚至長期失眠,導致白天犯困,最好及時諮詢醫生,明確病因後治療。

不知道你犯困屬於上面的哪種?如果身邊有人也常犯困,快讓TA也對照看看,別犯困中錯過了發現疾病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