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這事過於放縱必定會提前喪命

日本研究發現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需要減肥,對於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如果減肥過度,易增加死亡風險。

減輕體重是2型糖友控制血糖的措施之一。不過,不是所有糖友都需要減肥,並且減肥也應有限度。日本研究人員日前發表于《臨床內分泌與代謝雜誌》的一項研究稱,對於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肥胖對死亡風險似乎影響不太大,而太瘦則會促使死亡風險顯著增加。

研究者對2620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了6年多的隨訪,其年齡在40~70歲。根據其體質指數(BMI,即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這些糖友被分為4組:14.4~18.5、18.5~22.4、22.5~24.9和25~37.5。結果發現,BMI最低的那組(14.4~18.5)死亡風險最高,BMI處於18.5~24.9的患者風險最低。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第二軍醫大學長海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鄒大進教授告訴《生命時報》記者,臨床經驗表明,太瘦的糖友身體是脆弱的,BMI只要低於21,死亡率就會增加。其原因是,瘦人體內脂肪少,能量儲存差,一旦有個“風吹草動”,比如感冒發燒,身體沒有足夠的脂肪燃燒來獲得能量,就不得不消耗肌肉來增加能量供給,因此抵禦疾病的能力很差,死亡的風險大大增加。事實上,低體重的人死亡風險高,不僅僅是糖尿病患者的問題,常人中也存在。

鄒大進教授表示,糖友是否要減肥,必須因人而異:肥胖、超重的糖友,BMI超過25,需要減肥;BMI在25以下則無需減肥,並且應該保持體重的穩定。另外,減輕體重的方式,一方面是減少攝入量,特別是晚餐要少吃,讓胰島在晚上得到休息。節假日不上班的日子裡,身體消耗少,也應少吃。另一方面,建議2型糖友每天走一萬步,還要配合力量練習,如舉啞鈴,能增加肌肉,提高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

延伸閱讀:糖尿病如何治療?

一:日常要多鍛煉。糖尿病的老年人平時可以多做一些鍛煉,鍛煉不足也是引起患者糖尿病的出現,人的體重和肥胖如果比較嚴重,患有糖尿病的幾率就會越發的大,所以儘量在飲食中注意,平時在飯後持續做鍛煉,這樣也可以消耗體內多餘的熱量,可以改善肥胖病,抑制糖尿病的發生。

二:好的飲食習慣。糖尿病的患者來說,飲食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在日常的飲食習慣,這些都是要特別的注意的。在飲食中如果多吃了甜食之類的食品,很有可能加重糖尿病的病情發生,所以儘量減少熱量的食用,注意好飲食控制好低糖和低鹽的狀態即可。當然最佳的飲食配置是最好的。

三:促進消化和排毒。患者應該在平時多吃纖維素的食物,其實吃纖維素的食物,主要就是可以讓患者每天都固定的排便,排便是可以消毒的,同時糖尿病患者食物不能太亂太雜,最好是規律性的攝入食物。也不會突然出現營養不良等情況。其實我們生活中每一種食物營養都是不同的,要注意飲食的多樣化。

四:心理上的治療。很多糖尿病患者因為患病心理就很孤僻,當然一些不良的情緒是會造成這些影響的,儘量可以通過多種多樣的心理輔導和安慰的話,盡可能可以緩解患者心理的畏懼,可以採用心裡的療法來醫治患者。穩定患者的情緒病,穩定情緒有利於糖尿病的治療和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