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男人經常咬這裡竟是心理有病

這是心理上面依賴問題,人大概有幾個期:肛門期、口腔期、青春期、還有更年期。口腔期的時候,人有一種口腔依賴快感,有一些人一輩子都長不大,一輩子有一種對口腔的依賴,就是他覺得他的口腔的快感是他很重要的安全感的來源。為什麼呢?因為最開始的時候,我們的所有的飲食,就來自於吮吸,所以這個東西構成了我們童年記憶當中所有食物的來源,所有快樂的來源,所有安全感的來源。

有些人喜歡咬手指頭,有些人喜歡咬鉛筆,有一些男人喜歡抽煙,其實他根本不是想抽煙,他完全是在緊張的時候,需要用一根煙嘴塞到嘴裡面來滿足他的口腔的不安全感,對他的不安全感進行某種幫補。人們經常會因為不安全感而產生一些無意識的行為,所謂無意識行為,是指未經主觀分析判斷而做出的一種本能行為,是一種條件反射。

也有另外的人說,其實是因為有一些人手上老長倒刺,所以才會咬。指甲兩邊的皮老掉他老是把它剝下來,其實那個拔下來很蠢的,一拉有時候不小心會拉很疼的,一條都出血。其實最好的辦法是用指甲鉗把它輕輕夾掉。

如果孩子有咬指甲的習慣,該怎樣改變這個習慣呢?

最好的辦法自然是“釜底抽薪”,父母先改變自己的行為,不再總是引起孩子的憤怒,如果沒有了憤怒的不斷鬱積,自然就沒有必要表達對父母的攻擊性了。

其次,父母應該給孩子機會,讓孩子表達自己的意志,表達與父母不同的意見,表達對父母不當行為的憤怒,讓孩子知道,他的小小的攻擊行為不會導致父母不再愛他,更不用說嚴重懲罰他了。

自然,孩子有時候也會攻擊過頭,這時做父母的也無妨適當還擊。

在這個問題上,重要的不是憤怒的多與少,而是民主,父母與孩子都知道一個前提——誰都可能有錯,誰都可以指出對方的錯誤。

此外,既然咬指甲的部分原因是口欲期沒有得到滿足,那麼,初為父母的人應當學會允許孩子的恰當吮吸行為。

在歐美,你會看到,幾乎每個嬰兒的嘴裡都叼著一個奶嘴,其目的就在這裡。

在我的帖子上,一個網名叫“粉妝”的媽媽也用她自己的故事說明了這個道理,她寫道:

我知道吃手或咬指甲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所以,我從不管我兒子吃手,也對鄰居中那些當眾呵斥孩子“怎麼又吃手!”的父母很反感。

不過好笑的是,現在我孩子16個月,早已不吃手了。這是否證明我給了他足夠的愛,讓他有安全感了呢?容我小小滿足一下。

我兒子現在還吃母乳,我不打算強行斷奶。我要等到他不想吃母乳時自然斷奶,大概會是在3歲左右。那時,他一輩子的吮吸感應該都能得到滿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