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胸悶症狀不注意、嚴重時要致命

33歲的小張是一個強壯的小夥子,從事IT行業,沒有高血壓、糖尿病的病史及家族史,也沒有抽煙、喝酒的習慣。不久前的一個早上,在步行趕公車的時候突然倒地、抽搐,120急救中心緊急送往醫院搶救,急診檢查發現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即刻到導管室進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顯示右冠狀動脈完全閉塞,經過反復血栓抽吸,抽吸出大量的血栓後血流恢復正常。手術很成功,但非常可惜的是因為低血壓、腦缺氧時間過長,小張陷入了腦死亡狀態。

術前術後

或許有人不禁要問:小張年紀輕輕,又沒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疾病,沒有吸煙喝酒等不良嗜好,為什麼也會心梗呢?筆者通過其家人瞭解到,小張從事IT行業,這兩年有了自己的孩子,剛剛貸款買了房子,工作、生活上的壓力很大,經常連續熬夜加班,在國慶假日期間就有胸悶的症狀,自己覺得程度不重,幾分鐘就好了,也沒有到醫院看病。悲劇的根源就在這裡!

根據資料統計,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發病率占全部冠心病病人總數的3%~10%,近年來,發病率有所升高,45歲以下急性心肌梗死占全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16%。年老病人因進展緩慢,相當一部分患者在發生心肌梗死前已建立側支迴圈,發生緊急情況時心臟具有一定的代償能力,能夠保證部分供血,而青年人因發病前往往沒有任何先兆,突發心肌梗死沒有足夠時間建立側支迴圈,一旦發病很容易猝死。

研究顯示,年輕人心肌梗塞跟不良習慣脫不了干係:(1)吸煙過多。吸煙會促使動脈硬化,也會引起冠狀動脈收縮、痙攣,導致血管閉塞,發生心肌梗塞。(2)暴飲暴食。食道和胃部離心臟近,過多飲食會導致心臟血管急劇收縮,發生痙攣。(3)過度勞累。中青年心肌梗塞的發病人群主要是腦力勞動者,有的人工作起來幾天都不休息。這種沒有規律、過於勞累的生活,非常容易導致冠狀動脈痙攣,從而誘發心肌梗塞。(4)壓力過大。生活節奏快,工作和生活的壓力往往會集中到一起。人在緊張時,會大量分泌腎上腺素,導致血管收縮、心跳加快、血壓上升,交感神經興奮,這很容易引起心肌梗塞發作。

當前很多年富力強的人,自認為身體好,什麼都不在乎,吸煙、熬夜成了家常便飯,其實這是很危險的。工作之余,對健康的注意相對程度要低一點,有一些拼命地工作而忘記了自己的身體不適的警醒,忽視了自身健康的問題。全心全意撲到了工作當中,那麼最後導致了疾病在某一時刻突然爆發。

我們怎樣來避免這樣的悲劇發生呢?

1、心態平和。年輕人,工作上爬坡的階段,壓力也非常大,不能覺得我身體好,我從小不生病,我遇到工作壓力的時候我能扛出去,可能我成績就出來了,可能升職加薪,所以有時候遇到壓力的時候,年輕人也不在乎這個壓力,覺得我自己身體好,能拼過去。工作壓力大,情緒也緊張,焦慮、壓力無法釋放很大程度上也是誘發心肌梗塞重要的原因。所以在工作當中,過分地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一方面促成了我們能把事業做得更好,另一方面也對自己的健康埋下了一些不良的伏筆。所以,平時生活要有規律,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工作,避免精神緊張、大喜大悲,保持心態平和。

2、適度鍛煉。我們提倡有氧運動,包括戶外的運動,包括一些器械的運動,包括游泳,應根據個人喜好堅持適度的有氧運動,每次30分鐘以上,每週至少三至五次,有利於保持正常體重、增強心肺功能、增加心肌供血及冠狀動脈側支迴圈的建立。需要強調的是,一定要選擇適合個人運動的方式,並避免過度鍛煉。

3、合理飲食。膳食方面應以富有營養的清淡飲食為主,做到按時進餐、飲食有節,避免暴飲暴食,適時補充水分,可以避免血液粘度增加及血栓形成。飲食的總量上要有一定的控制,在飲食的鹽的攝入要適當控制,鈣的攝入酌情增加。

4、戒煙戒酒。不吸煙,少喝酒,吸煙與冠狀動脈硬化明顯相關,煙中的焦油等有害成分可使血管痙攣、而一氧化碳也會降低血液中血紅蛋白的攜氧能力,造成心肌缺氧;大量飲酒則可能使血壓升高,增加心臟負擔;

5、定期體檢。此外,定期健康體檢,早期發現、早期預防、早期治療則有助於早期干預心肌梗死的相關發病危險因素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從而防範年輕人心肌梗死的發生。

6、學習醫學科普知識。急性心肌梗死半數以上的病人發病前無任何先兆,半數的患者發病前沒有任何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吸煙等危險因素,如果突然出現胸痛、胸悶(疼痛多表現為壓榨性、緊縮樣、壓迫感),坐立不安,出大汗,噁心嘔吐,應想到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應立即到醫院治療。學習和掌握一些醫學科普知識,對維護健康十分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