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瞭解藥性藥理 讓中藥為美食加分

煲湯的時候,經常會考慮到一些傳統中藥藥材,人們通過對藥性藥理的瞭解,給自己的美食搭配輔料,不僅提高營養價值,還使得食物更加美味可口。

中藥藥櫥中的很多藥材已經跨越了小抽屜的界限,加入到美食行列,或者有些本身就 能夠作為食品。它們在餐盤中出現,你知道是怎樣在你的身體中起作用的嗎?

當歸

當歸性溫,味甘、辛,有濃郁的芳香。在中醫藥理上,它善補血活血,潤燥滑腸通便。《本草備要》謂其:“血虛能補,血枯能潤”,對氣血生化不足,或氣血運行遲緩以及血虛腸燥便秘者可謂良藥。

現代藥理的研究表明,當歸對於養護心臟非常有幫助,能夠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減慢心率,降低耗氧量,改善心臟功能,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肌缺血、缺氧。夏屬心,服食當歸應該很適宜。

女性所熟知的鎮靜、鎮痛、抗炎作用是當歸的另外一大優勢,它對子宮的作用具有雙向性,其水溶性非揮發物質能使子宮收縮加強,其揮發性成分則能減緩子宮節律性收縮,使子宮弛緩。其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對於女性美容養顏也很有幫助。

百合

百合性微寒,味甘,具有養陰潤肺止咳的功效。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詳細講述了百合的藥用價值,指出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潤肺等作用。對於入夏之後肺陰虛的燥熱咳嗽等症很有幫助,同時兼具清心安神功效,有益於睡眠。

大棗

大棗性平,味甘,是補脾和胃,益氣生津,養血安神的藥物。對於胃虛食少、倦怠乏力、心緒煩亂症狀很有幫助,常吃大棗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力,保護肝臟。大棗可以通過不同的製作方法做成可口的小吃和美食,是極有營養價值的餐桌常客。

茯苓

茯苓味甘,性平,中醫認為可開胸腑、調髒氣、補氣血,能夠利水滲濕,健脾和胃、寧心安神,提高人體代謝率,增強免疫功能,調節內分泌,被譽為中藥“八珍”之一。茯苓餅、龜苓膏都是夏季備受歡迎的食品。

芡實

芡實的別名叫做雞頭米,煮爛之後像爆米花一樣膨脹開來,具有增補脾胃功能。古書說它是“嬰兒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佳品,對於營養吸收很有幫助。它含碳水化合物極為豐富,約為75.4%,而含脂肪只為0.2%,極容易被人體吸收。

淮山

淮山性平味甘,有“溫補而不驟,微香而不燥”的讚譽,具有健脾補胃、固腸止瀉、益腎的作用,用來煮粥或者燉肉,完全作為日常蔬菜食用。中藥方上的淮山通常都是幹淮山,多食也無妨。不過感冒了最好不要吃,腸胃積食者也忌用。

蓮子

蓮子是常見的滋補之品,中醫認為,蓮子有益心補腎、健脾止瀉、固精安神的作用。暑氣上升食欲不佳時,晚飯可以煮點湯品代替,銀耳蓮子羹、八寶粥都是經常可以吃到的,可治療口舌生瘡,宜於睡眠,是很好的去心火的補品。古人認為經常服食蓮子,百病可祛,蓮子中的鈣、磷和鉀含量非常豐富,可以促進蛋白質、脂肪、糖類代謝,並維持體內酸堿平衡。

枸杞

枸杞性平味甘,有滋補肝腎、養肝明目的功效,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把枸杞的主要功效歸納為“滋腎、潤肺、明目”,常與大棗、熟地、菊花、山藥等藥同用。用來入藥或泡茶、燉湯,有助於提高身體的免疫力。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它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甜菜堿和多種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可降血壓、 降血糖、降血脂。

杏仁

《本草綱目》中總結杏仁有3大功效——潤肺也,消積食也,散滯氣也。因此常用於止咳化痰,促進消化,排除體內廢氣。按照中藥藥性:杏仁性平味苦、辛,辛則散神、苦則下氣、潤則通便養顏、溫則宣滯行痰。因此有發散風寒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