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牛奶七大“誤傳”真假分析

1.牛奶不能空腹喝?

很多人堅信,空腹喝牛奶不能吸收其中的營養。然而,一兩歲的寶寶都以牛奶作為主食,沒有人聽說寶寶喝奶之前要先喝半碗大米粥,那麼以健康成年人的消化能力,即便飯前喝奶也能很好地消化吸收。事實是:喝一杯牛奶,可以有效緩解饑餓感達一小時以上。

有人說空腹喝牛奶會造成蛋白質浪費,實際上宴席上不吃主食大量吃魚肉類食品才是蛋白質的浪費,而牛奶中含有約4.6%的乳糖,它屬於碳水化合物,會優先分解供能節約蛋白質;此外牛奶中還含有3%左右的脂肪,也起到供應能量的作用。因此,空腹喝奶並不會造成蛋白質的浪費。

消化能力差最好喝優酪乳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喝牛奶後有腹脹腹瀉問題,那麼說明機體的乳糖消化能力差,或者有乳糖不耐的症狀,這樣的確不宜空腹飲奶。建議先吃澱粉類食物,再少量多次地喝牛奶,最好能飲用優酪乳。此外,早上起床後要先喝一杯白開水,20分鐘後再喝牛奶。

2.牛奶不能和果汁一起喝?

牛奶中的酪蛋白遇弱酸便產生沉澱,這是一種正常現象。因此,有人就認為,牛奶沉澱就失去了營養價值,或者無法被人體吸收。可是細想一下,人體的胃酸比果汁的酸度可要強多了,那麼即便不加果汁,牛奶在胃裡面也會形成沉澱。此外,經過乳酸菌發酵的優酪乳也是沉澱狀態。牛奶和水果一起製作的各種甜品在國外也很流行,沒有聽說歐美人因此發生消化問題。如果胃腸道功能正常、喝冷牛奶不感覺腹瀉腹脹,那麼也不必擔心喝牛奶後馬上喝果汁會造成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