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瘡怎麼根治 4款食療方還你芊芊玉手
凍瘡是冬季的常見皮膚病,很多人因為不注意保暖而使手上長凍瘡,那在平時生活中我們應該怎麼預防凍瘡呢?長了凍瘡我們又應該怎麼治療呢?冬天容易長凍瘡的親們快來看看吧。
凍瘡怎麼根治
【當歸羊肉羹】
配方:當歸25克,黃芪25克,黨參25克,羊肉500克。
制法:當歸、黃芪、黨參裝入紗布袋內,與羊肉一起放入鍋內,加蔥、薑、料酒、精鹽、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改用文火煨至羊肉軟爛,味精調味。
功效:補氣養血。
用法:吃肉喝湯,每日2次。
【歸參燉母雞】
配方:母雞1只(約1250克),當歸15克,黨參15克。
制法:把當歸、黨參、蔥、薑、料酒、精鹽放入洗淨的雞腹內,入鍋加水,小火煨燉至肉熟爛即成。
功效:益氣補血。
用法:吃肉喝湯,分餐食用。
【桂薑粥】
配方:桂枝10克,乾薑3克,糯米50克。
制法:功效:溫陽散寒,通經活絡。
功效:制法:先把桂枝、乾薑加水煎煮,用其汁液與糯米煮粥。
用法:早晚分次食用。
【附薑煨狗肉】
配方:熟附片6克,生薑150克(煨熟切片),狗肉150克(切塊)。
制法:先以蒜頭及花生油熗鍋,放入狗肉微炒,待皮色轉黃,再加水適量,以武火燒開後,放入熟附片及煨薑,改用文火煨至狗肉熟爛,加食鹽、味精調味即可。
功效:溫經散寒通絡。
用法:佐餐食用。
怎樣預防凍瘡
內療多吃維C、保證睡眠
護理肌膚內療比外用的效果要好得多。到了冬季,圍圍脖、戴口罩是最好的遮擋寒風侵襲的好方法。對於皮膚乾燥的MM,有效的護膚方法是多吃些維生素C含量較高的食物,如番茄、蘋果、柳丁等,而魚皮、豬肘等富含膠原蛋白的食物可以起到滋潤皮膚的作用。
洗臉水溫只要20℃—25℃
冬季天氣冷,許多女孩都改用熱水洗臉,其實這很不科學。任東建議,冬季皮膚較幹的女士用20℃—25℃的溫水洗臉。具體地說,非油性皮膚和混合膚質的人,最好用溫水洗臉,但要低於體溫,用手試有溫熱感,不覺得燙即可;這種溫水不僅可以輕鬆洗去面部浮塵,還可使毛孔張開,利於皮膚的深層清潔。
洗面乳,幹性皮膚用酸性洗面乳
通常幹性皮膚油脂的分泌量少,還是凍瘡滋生的多發性皮膚。因此在清潔面部時就宜選用微酸性的洗面乳,並少用冷水洗臉,以免將臉越洗越幹。在飲食上更要注意控制酸性食物的進食量。
保濕很重要,必用爽膚水和乳液
冬季皮膚發幹的人,千萬不能用潔膚水,而應該用爽膚水。它的作用就在於再次清潔以恢復肌膚表面的酸堿值,並調理角質層,使肌膚更好地吸收水分,並為使用保養品作準備。所以洗完臉之後,使用爽膚水可以迅速補充水分。
防曬也很重要,指數太高易乾燥
防曬也是冬季的話題之一。除了謹記先防曬、再隔離的步驟之外,小編提醒,秋冬防曬也是保濕防乾燥的重要細節,遠離乾燥才是遠離凍瘡的基本,無論是冬季還是夏季,防曬品的指數都不要太高,指數越高會讓皮膚越乾燥。
凍瘡是怎麼形成的
凍瘡是冬季比較常見的皮膚疾病。是對寒冷敏感的人受寒冷的刺激而引起機體組織的損傷。
冬天天氣一冷,皮膚裡的血管就收縮,以此來保住體溫。而手、腳、耳等部位因遠離心臟,血流比較緩慢,這些地方的血液迴圈就比較差。
如長期受寒冷刺激,就很容易形成凍瘡。輕的血管壁遭到破壞,裡面的液體滲出來,因組織液回流不暢,滲出的液體不能即時回到血液中去。於是就出現紅腫,刺激感受器,產生灼痛、發癢的感覺。
嚴重的血管被凍壞,血液迴圈受阻,因而引起皮膚及皮下組織壞死,潰爛、不易癒合。當天氣變暖時,又可自行緩解。
經常被凍傷的人有遺傳性。所以生過凍瘡的同學應注意及早採取措施,防止凍瘡的再次發生。凍瘡初起時,可用凍瘡藥水或綠藥膏等塗擦局部,並注意保暖。如果已發生水泡,則可用消毒的針刺破水泡,再敷上凍瘡油膏。潰爛的要到醫院去治療。
寒冷是凍瘡發病的主要原因。其發病原因是凍瘡患者的皮膚在遇到寒冷(0~10℃)、潮濕或冷暖急變時,局部小動脈發生收縮,久之動脈血管麻痹而擴張,靜脈淤血,局部血液迴圈不良而發病。
此外,患者自身的皮膚濕度、末梢微血管畸形、自主性神經功能紊亂、營養不良、內分泌障礙等因素也可能參與發病。
缺乏運動、手足多汗潮濕、鞋襪過緊及長期戶外低溫下工作等因素均可致使凍瘡的發生。
臨床表現凍瘡好發于初冬、早春季節,以兒童、婦女和末梢血液迴圈不良者多見,這些患者常伴有肢體末端皮膚發涼、肢端發紺、多汗等表現。
皮損好發於手指、手背、面部、耳郭、足趾、足緣、足跟等處,常兩側分佈。常見損害為局限性淤血性暗紫紅色隆起的水腫性紅斑,境界不清,邊緣呈鮮紅色,表面緊張有光澤,質柔軟。
局部按壓可褪色,去壓後紅色逐漸恢復。嚴重者可發生水皰,破裂形成糜爛或潰瘍,愈後存留色素沉著或萎縮性瘢痕。癢感明顯,遇熱後加劇,潰爛後疼痛。
總結:凍瘡讓本來嫩白的雙手變得粗糙、醜陋,這是每一個愛美之人都不願看到的事情,所以今天小編就為大家雪中送炭,給大家介紹一些治療凍瘡的食療方,被凍瘡困擾的親們快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