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這物出現身上竟使人顏面掃地

正處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們,臉上背上很容易起一些紅色的痘痘,我們管它俗稱“痤瘡”。痤瘡不僅又疼又癢,而且會嚴重影響自己的形象,甚至會使自己的顏面掃地。痤瘡好發於面部及胸背等部位,以14 ~ 22歲青年人多見,是青春期的常見病,有哪些誘因是其促發因素呢?

(1)油性皮膚: 油性皮膚者皮脂分泌旺盛,容易堵塞毛孔,發生痤瘡。

(2)飲食上偏食辛辣、油膩、海鮮產品等,可引起大便乾燥,營養結構不平衡,損害胃腸功能,導致痤瘡發生。

(3)污染的空氣中重金屬離子增多,堵塞毛孔,損傷皮膚;皮膚受過量紫外線照射;另外,環境雜訊可使皮膚處於緊張的防禦狀態,影響皮膚代謝。

(4)外用劣質化妝品長期刺激皮膚,並使毛囊孔堵塞,容易誘發痤瘡的形成。

(5)長期服用或使用某些藥物易引起痤瘡,如服用避孕藥,或長期使用皮質炎激素等。

(6)月經不調也是痤瘡產生的一個誘因。

(7)長期處在冷熱溫差較大的空調環境中,這也是痤瘡的誘發因素。

痤瘡與飲食有什麼關係

飲食對痤瘡的發病也有一定的影響。多吃高脂肪、高糖類食品容易促進皮脂腺分泌的皮脂過多而阻塞毛囊口從而引發痤瘡。所以過多地攝入脂肪及糖類對痤瘡病人不利。平時應少吃奶油、肥肉、炒貨和油煎油炸食品等,而糖果、甜食、巧克力等食品因糖分含量高也不宜多吃。此外,辛辣食物也可刺激雄激素的分泌,因此,辣椒、烈酒、濃茶、生蔥、蒜等也不應過多食用。合理的飲食應該力求高蛋白質、高維生素、富含礦物質、低脂肪、低糖。這些食物包括各種豆類、瘦肉、魚、蛋類、水果和蔬菜。

此外,還應注意食物的均衡化。日常的食物可以分為酸性和鹼性兩類,有人發現食用鹼性食物,可以促進血液迴圈,防止皮膚粗糙老化;而食用太多的酸性食物,將使皮膚粗糙,加重痤瘡。要做到酸堿食物的平衡,比例為1:4比較合適。一般而言,鹼性食物包括各類瓜果、蔬菜,而乳製品、肉類等屬於酸性食物。這與上面談到的痤瘡病人應少吃高脂肪、高糖類的觀點一致。所以合理而科學的飲食搭配對痤瘡病人有著重要的意義。

痤瘡患者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痤瘡是一種青春期自限性的常見病,發病年齡主要分佈在10 ~35歲,其中尤以14 ~ 22歲多見,因此也可稱之為生理現象。痤瘡有多種類型,跟其他疾病一樣,治療方法因人而異,一般大部分病人都能完全治癒,但也有少數只能控制部分症狀,正規正確的治療能夠減輕嚴重度及防止瘢痕的產生。所以,痤瘡患者的注意事項及正確養護就顯得很重要。

(1)不要經常用手觸摸皮疹,或用指甲摳、挖、擠壓面部的紅疹,因為如果使用方法不恰當,極易引起皮膚感染、化膿,而導致更嚴重的炎症,留下更多的瘢痕。必要時醫生會幫你擠出開放性及封閉性的粉刺,如果已經形成囊腫,醫生可能會在面部注射類固醇激素或在病灶部位進行引流。

(2)痤瘡加重的最常見誘因之一是飲食,通常認為影響較大的食物為辣椒、生蔥、生蒜、油炸物、牛(羊)肉、肥肉、海鮮、酒、糖果、咖啡、巧克力等。如何合理調整飲食可參考上一問題。

(3)保持面部清潔、減少油脂也是重要的環節,經常用香皂溫水洗臉,不用油性及含粉質的化妝品,尤其含有激素的化妝品更會刺激皮脂腺分泌,使皮脂淤積,堵塞毛孔而加重病情。避免使用去角質產品,因為去角質時產生的摩擦,易造成出現痤瘡的地方受傷發炎。酸性洗面乳也可使痤瘡加重。

(4)使用外用痤瘡藥物不要急於求成隨意加大用藥劑量。外用痤瘡藥物會使皮膚乾燥、脫皮,如果使用後變得太幹或有異樣刺激感,就應減少使用次數甚至停用。

(5)精神緊張、焦慮、悲痛、睡眠不足、勞累、日曬以及工作壓力大都易使痤瘡加重。另外,不合理外用皮質類固醇激素藥膏,接觸碘劑、溴劑也可誘發痤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