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神經病和精神病的區別 這兩種疾病的區別

神經病和精神病的區別是什麼呢,在我們生活中,想必大家不論是對於神經病還是精神病都是聽說過的吧,那麼大家知道神經病和精神病有什麼區別呢,神經病和精神病如何區分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瞭解一下吧。

很多人誤認為精神病是一種精神疾病,事實上,精神病和精神病是一種完全不同的疾病。語文詞典釋義可以看出兩者的區別:精神疾病是指人類大腦的紊亂和精神病的突出表現;神經病是指神經系統的組織發生和疾病或功能障礙的疾病。精神疾病主要表現為“精神障礙”,而神經系統的神經系統的病理變化。我們舉例說明。

神經病和精神病的區別

神經病指的是神經系統疾病,常見的疾病有腦出血、腦梗塞、脊髓灰質炎、腦癱、末梢神經炎、帕金森病、腦外傷、癲癇、面癱等。這些疾病都是因為各種原因導致腦、脊髓、外周神經等神經系統組織的器質性損害,而導致神經系統功能障礙。

主要症狀為感覺麻木、肢體癱瘓、抽搐、肢體運動障礙、意識障礙等,一般思維能力、判斷力都是正常的。體格檢查會表現出神經定位體征,即神經控制區域感覺運動的異常表現,或其他功能異常。這類疾病通過CT、肌電圖、腦電圖、腦血流圖、實驗室檢查及其他檢查可以明確病因。

精神表現為認知、情感、意志的思考、行動和行為心理活動持續明顯異常;不能是正常的學習、工作、生活,行動是困難的一般理解,怪誕,鮮明;病態心理的支配下,自殺或攻擊、傷害他人的行為;有不同程度的自知力缺陷。除了少數人繼發性有機疾病外,大多數患者不能找到明確病因,只能依靠症狀來診斷。

神經症的治療卻是以心理治療為主,藥物治療為輔。心理治療必須由受過專業訓練的人來實施,正象外行人自作主張給親友或自己服藥,不能正當地稱為藥物治療一樣。求神拜佛也有可能對病人產生好的心理作用,但不能說這是一種心理治療。

精神病的判斷鑒別

鑒別心理問題與精神病

心理障礙幾乎是人人都可能遇到,如失戀、落榜、人際關係衝突造成的情緒波動、失調,一段時間內不良心境造成的興趣減退、生活規律紊亂甚至行為異常、性格偏離等等,這些由於現實問題所引起的情緒障礙,成為心理障礙。

像這些問題大多數人往往會自動調節或幫助父母、親戚和朋友、老師等有助於調整,如果這些調節方法仍然沒有效果,你需要諮詢醫生尋求説明。

此外,心理諮詢也適用於神經症,包括強迫症、焦慮症、恐怖症、疑病症、神經衰弱以及人格問題等,還適用于心理生理障礙(即心身疾病)、神經系統器質性疾病引起的心理障礙、兒童情緒障礙、學習障礙、各種智力發育異常等。

精神病指的是大腦機能活動發生率亂,導致認識、情感、行為和意志等精神活動不同程度障礙的疾病的總稱。致病因素有多方面:先天遺傳、個性特徵及體質因素、器質因素、社會性環境因素等。

許多精神病人有妄想、幻覺、錯覺、情感障礙、哭笑無常、自言自語、行為怪異、意志減退,絕大多數病人缺乏自知力,不承認自己有病,不主動尋求醫生的幫助。(普通人也存在不承認自己有病現象,所以不能把缺乏自知力和不承認自己有病作為確定精神病的依據)。

常見的精神病有

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鬱性精神病、更年期精神病、偏執性精神病及各種器質性病變伴發的精神病等。患者及家屬應和精神科醫生積極配合,及早到醫院治療。

還有不少人總愛用嘲笑的口吻說別人:“你有神經病”。其實,神經病是指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的器質性病變,這些病變往往有明顯疼痛、麻木、感覺喪事、癱瘓等症狀或/和神經系統定位的體征,並可以通過醫療儀器如腦CT、MRI等找到病變的位置。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有:腦炎、腦膜炎、腦囊蟲症、腦出血、腦梗塞、癲癇、腦腫瘤、重症肌無力等。患者應去神經內科或神經外科尋求診治。

心理問題分為一般心理問題與嚴重心理問題,在嚴重心理問題之上還需要判斷區分嚴重心理問題和精神病區別,其中若是屬於精神病範疇需要由具有處方權的心理醫生或精神病醫生提供專門的治療,特別是藥物治療。

在心理學界與精神病學界有普遍公認的判斷病與非病三原則

第一、是否出現了幻覺(如幻聽、幻視等)或妄想。

第二、自我認知是否出現問題,能否或是否願意接受心理或精神治療。

第三、情感與認知是否倒錯混亂,知、情、意是否是統一,由此社會功能是否受到嚴重損害(即行為情緒是否已經嚴重脫離理智控制)。

重點在於對幻覺妄想與情感是否倒錯混亂兩個方面,對於是否有自我認知的判斷應是在這兩個重要判斷基礎之上。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想必大家對於神經病和精神病的區別是什麼都是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瞭解了吧。神經病和精神病在我們生活中還是比較常見的哦,希望上面的文章能夠幫助到大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