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這種魚毒過鶴頂紅千萬不能買+1

都說陽春三月鱖魚肥,魚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歷來受到營養學家的推崇和人們的喜愛。經常吃魚的人,一般很少發生肥胖和高血脂,從而減少了發生冠心病、高血壓、腦卒中的危險。但如不注重魚的衛生,會發生中毒,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當魚發生腐敗時,細菌在其中大量生長繁殖,可使組氨酸脫去羧基變成組胺。據化驗證實,不新鮮或腐敗的魚類每克魚肉含組胺1.6~3.2毫克,當每100克魚肉含組胺200毫克時,人食用後就會發生中毒。人的中毒量為每公斤體重1.5毫克,一般在食用後0.5~1小時就可出現中毒症狀,最快的5分鐘,最慢的4小時。

人吃了不新鮮或變質的魚發生組胺中毒後,會出現面部、胸部或全身潮紅,頭暈、頭痛、心慌、胸悶、呼吸急促,個別嚴重者可出現蕁麻疹、口渴、口唇水腫以及氣喘、吞咽和呼吸困難、視物含糊、瞳孔散大等。

所以,往下看!這6種魚,千萬不要買!

1 重量太大或太小

魚的塊頭與口感是有密切的關係,太小,則魚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魚刺可能會很小;反之,若魚太大,則魚年齡也越大,體內可能會積聚了較多的有害物質。

專家建議:買魚選個頭“八分大”左右的,如鯉魚和武昌魚以1斤半,鯽魚0.5斤~1斤,草魚4~5斤的為宜。

2 魚眼渾濁塌陷

魚眼是否飽滿反映了魚的新鮮程度。

魚眼飽滿凸出,角膜透明清亮,富有彈性,這樣的魚往往是比較新鮮的。相反,若魚眼不凸出、眼角膜起皺渾濁、眼內溢血發紅,說明魚已經不新鮮了。

3 魚鱗不完整

新鮮的魚身體有透明的黏液,鱗片有光澤,而且與魚體貼附緊密,未脫落。反之,鱗片光澤度差且脫落較多的魚,新鮮程度比較差。

在選購時,那些魚鱗缺損或身體充血的魚,即便還活著,其腐敗變質的速度會大大快於魚鱗完整的魚哦。

4 魚肉氣味異常

聞一聞魚鰓。魚鰓應具有海魚的鹹腥味,或淡水魚的土腥味,且無污染的異臭味。

新鮮魚的魚鰓呈鮮紅色,鰓絲分明,反之,不新鮮。

5 魚肉緊實度差

用手指按壓魚身,新鮮的魚結實有彈性,指壓後凹陷立即消失,指壓後凹陷消失得較慢,說明新鮮度次之。

6. 肛門處肉質不緊實

觀察魚肛門處肌肉是否緊實。新鮮魚腹部正常、不膨脹,肛孔為白色、凹陷。不新鮮的魚,肛孔稍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