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瀉藥濫用有什麼壞處?
警惕“閉門留寇”
對於感染性腹瀉(如腸炎、痢疾),排便是人體的一種保護機制,通過腹瀉可以將細菌、病毒及其產生的毒素排出人體,減少對人體的損害。而不恰當的止瀉 可能會加重感染及中毒症狀。對這種治療誤區,中醫有一個比較形象的說法叫“閉門留寇”。也就是說,如果此時止瀉,就等於把門關上,將賊留在了屋裡。
出現感染性腹瀉時,首先應做抗菌治療,如服用氟呱酸等藥物。在腹瀉嚴重而引起脫水和電解質紊亂時,可在對致病菌使用抗菌藥物及補充液體與電解質的前提下,適當給予止瀉藥,這樣不但使腸道得到休息,而且有利於疾病康復。
與抗生素同服要間隔一小時
若需服用止瀉藥,也不宜和抗生素同時服,而應該把服藥時間錯開。這是因為很多常用的止瀉藥都有一定的吸附作用,抗生素、維生素等都有可能被其吸附, 而不能被胃腸黏膜吸收而影響藥效。例如,常用的止瀉藥物“思密達”對消化道內的細菌、病毒及其產生的毒素、氣體具有極強的吸附作用,從而起到止瀉作用;但 其強大的吸附作用也會作用於同時服用的抗生素等藥物,使藥物成分無法被胃黏膜充分吸收,藥效自然大打折扣。因此,在服藥時,止瀉藥應儘量與抗生素類藥物分 開服用,如需同時服用,要相隔一小時;“培菲康”等調整腸道菌群平衡的藥物則應跟抗生素相隔兩小時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