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早戒掉這事活的時間越是長
每個人都想要個健康的身體,但是又不願意為了健康而去做些事,導致矛盾!從養生常識的角度來講,多鍛煉,改掉壞習慣才是健康的長久之道,那麼不良習慣有哪些?健康的生活習慣又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減少不健康的習慣,例如在你30、40歲時減肥、戒煙,可能會有利於改善冠狀動脈疾病的進程,根據6月30日發表在某雜誌上的研究稱。
根據某醫學教授,同時是該研究的首席研究員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會損害一個人的身心健康。然而,一項相反的結果顯示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不良的習慣又呈現,這對冠狀動脈有一定的影響。
“這一點都不晚,即使你在青年時代有一些惡習,你仍然可以做出一些改變,這對你的心臟也是有好處的,”某教授在週二的一份聲明中說。同樣地,“如果你在30歲之後沒有維持一個健康的習慣,你會看到你患心臟病的風險。”她補充道。
研究人員對5000名參與冠狀動脈風險的年輕人進行了觀察。他們發現有5種不同類型的健康行為——不是超重或是肥胖、少量飲酒、維持健康飲食、鍛煉身體、不吸煙這5種類型的人——每一個參與者都是冠狀動脈鈣化。
此時他們的年齡在18到30歲,20年後在對其進行研究,只有不到10%的參與者說他們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二十年後,大約25%的人的健康方式有所改善。
每個健康方式的改善都與兩個主要標誌的降低有關,這兩個標誌可以預測未來心血管事件——檢測冠狀動脈鈣化以及降低內中膜厚度。某教授說,這一發現很重要,因為解開了一些醫療困惑。
“首先,這基本上是不可能改變患者的行為。然而,我們發現25%的成年人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她解釋說。“第二個困惑是,已造成一些傷害,成年人改變生活方式來維持健康太晚了,很少能較少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顯然這是不正確的。成年人在為健康做一些改善還為時不晚”。
另一方面,40%的參與者失去了健康生活方式,而是養成了更多的壞習慣。某教授說,“這對冠狀動脈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像冠狀動脈鈣化風險的增加以及更高的內中膜厚度。
研究人員稱他們的發現表明,年齡在30、40歲左右的的人的健康變化,如保持健康的體重、減少鈉含量、定期參加適度的體力活動。某教授說:“成年並不是一個安全期,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我們去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