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洗澡避開這個點能多活10年
洗澡,每個人都要洗澡,長時間不洗澡對身體有害處,身上還有味道,其實冬天洗澡更有講究,如果洗的方法正確能多活10年,冬天洗澡有哪些注意事項?冬天洗澡有哪些禁忌呢?下面小編帶大家一起去來看看吧。
講究養生,必定要學會符合科學原理的生活方式,包括洗澡這一方面上。風下正下值冬季,冬天人們洗個溫暖的熱水澡都最會感到無比的舒服。但是冬天洗澡是不是想洗就能洗呢。
一、冬季洗澡應注意“四舍”
冬季來臨,溫度降低,氣候變得乾燥,洗澡過勤皮膚更易乾燥脫皮甚至瘙癢。冬季每週洗澡2~3次為宜,每次洗澡時間不宜過長,最好選擇中性沐浴用品,並適當塗抹潤膚品。醫學專家提醒說,冬天洗澡應注意“四舍”。
一舍:飯後立刻洗澡
每頓飯後,人體要從全身調集一部分血液到胃腸幫助消化。飯後立即洗澡,由於消化道血流量較少,會妨礙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引起腸胃道疾病,另外因為、心臟等部位供血不足,容易誘發心腦血管意外。一方面會加劇心臟缺血,甚至發生心絞痛或猝死。另外,不宜空腹洗澡。饑餓時,血中葡萄糖水平偏低,不能滿足能量需求,容易發生低血糖,易疲勞、頭暈、心慌,甚至虛脫。
建議:洗澡時間應在飯後兩小時,或下頓飯前1小時左右為宜。
二舍:每天洗澡
太勤洗澡,會把皮膚表面分泌的油脂及正常寄生在皮膚表面的保護性菌群洗掉,容易傷害到皮膚的角質層,引起皮膚瘙癢,皮膚的抵抗力也會減弱,反而容易得病。
建議:冬季每週洗澡2~3次比較合適。一旦出現瘙癢症狀,可以口服抗過敏藥物,並外塗軟膏緩解症狀。老人皮膚處於變薄和萎縮狀態,建議7天洗一次,70歲以上的老人,可以延長到10天洗一次。膚質乾燥者,建議2-3天洗一次。
三舍:長時間洗澡
洗澡時間過長皮膚容易脫水,人容易疲勞,還易引起心臟缺血、缺氧,致使冠狀動脈痙攣、血栓形成,甚至誘發嚴重的心律失常而猝死。另外,洗澡時間過長,頭部血液供應相應減少,易導致腦缺血而發生意外。
建議:盆浴20分鐘,淋浴3至5分鐘即可。洗澡前後喝一杯溫開水,可補充洗澡時皮膚缺失的水分。
四舍:水溫過高
水溫過高容易破壞皮膚表面的油脂,導致毛細血管擴張,加劇皮膚乾燥的程度。同時,還會增加心臟負擔,因為全身皮膚血管明顯擴張,使大量血液流到全身皮膚,會使心臟缺血缺氧。特別是患有冠心病、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病的老人,水溫過高可使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加重心腦血管的負擔,並增加血液黏稠度。
建議:水溫24℃到29℃為宜。冬季洗澡宜選擇中性沐浴用品,可避免對肌膚的刺激。沐浴後最好塗一層潤膚、保濕的護膚品。
不宜空腹洗澡
空腹洗澡也是個不良習慣,因為洗澡時要消耗人體大量的能量,而它主要來自於血液中的葡萄糖。饑餓時,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偏低,不能滿足人體正常的生理需求,就容易出現血糖過低、頭昏目眩、心慌等現象,甚至有可能出現虛脫。
不宜先洗頭
雖然很多人(包括自己)之前也經常先洗頭。因為開始洗澡的時候,血液主要分佈在頭部和內臟,先洗頭會影響顱內血液的正常流通,經常這樣的話,可能會引起腦血管疾病。所以正常的順序是:先臉,後身體,最後才是頭。
不宜勞動後立即洗澡
就像我們不提倡大家鍛煉完後馬上洗澡一樣,體力勞動或腦力勞動過後,都不宜馬上洗澡,因為那樣會影響心臟、腦部等地方的正常供血,嚴重時還會出現昏厥的情況。
冬天洗澡別緊閉門窗
用燃氣熱水器洗澡,緊閉門窗導致一氧化碳中毒的事件每年都有。用燃氣熱水器洗澡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風險,如安裝不當、維護不好,都會帶來危險,特別是在洗澡時極易發生一氧化碳中毒。冬天洗澡,門窗密閉比較好,人很容易因缺氧中毒。洗澡時別緊閉門窗,超過半小時一定要上前看看。否則若中毒超過半小時,會有生命危險。
洗得太勤小心皮膚瘙癢
上個世紀80年代初,曾有一種叫“慢跑病”的皮膚病在美國流行,後來又蔓延到歐洲,患者皮膚發癢甚至發炎,這與他們使用的一種帶抑菌成分的沐浴露有關。特別是慢跑愛好者,鍛煉回來用它從頭洗到腳,時間一長皮膚受不了了,出現瘙癢、斑疹和濕疹症狀的越來越多,不得不去醫院皮科看病。
這是因為,過分講衛生會使身體表皮受損壞甚至遭到破壞,細菌滋生,導致各種皮膚病發生。用水洗15秒就可以將手上的細菌減少90%,這在普通生活中已經足夠了。消毒洗滌液只適用於像醫院那樣真正需要“無菌”的地方,因為它會對皮膚造成持久的傷害。
除了長期使用抑菌產品,過度清潔對皮膚造成的物理傷害也不可小視。洗澡時頻繁用力搓揉皮膚,會使毛囊孔出現增生,堵塞汗液通道,進而引發皮炎、濕疹,使皮膚變得很粗糙,還容易破壞皮膚外層的油脂膜,使皮膚神經的敏感性增加,所以讓人總感覺瘙癢難耐。冬天皮脂腺、汗腺分泌減少,在皮膚表面形成的保護膜本就比平時弱,如果人們還用過熱的水洗澡,皮膚會變得很乾燥,容易出現一種頑固性瘙癢症。在面部清潔時,過度使用磨砂膏、去角質膏等,也會破壞皮膚表面的保護層,導致皮膚病增加。
因此,大家在洗臉或洗澡時,溫水最好不超過40攝氏度,清潔用品要溫和,用手輕輕揉搓即可。
除了油脂分泌旺盛的油性皮膚人群,可以選擇每天洗澡外,中性膚質人群的洗澡頻率應控制在2-3天/次,而本身皮膚乾燥、缺水的幹性膚質人群,3-5天洗一次澡比較合適。對於每天非洗澡不可的人,建議可進行局部清洗,或是儘量只用清水沖洗,隔天再用沐浴露等潔身用品洗澡。
小腿、背部、腰腹部最需要呵護
專家特別提醒,洗澡時最好把水溫控制在32°-35°為宜。水溫超過45℃便過高,高溫的沐浴會產生過強的去油力,損害皮膚的表層細胞。
選擇沐浴產品也很重要。許多人喜歡用泡泡多、洗淨力強的皂類、沐浴露洗澡,但在秋冬季節,這樣做容易對皮膚造成傷害、降低皮膚的保護能力。應選擇滋潤型的沐浴用品,如偏中性的沐浴露、沐浴皂。洗後若有滑滑的膚感,並不代表洗淨力不夠,而是產品本身在皮膚表面形成的保護膜。
沐浴後,最好用溫水沖一遍或用冷毛巾擦拭全身,可刺激毛細孔、汗腺、神經和血液的暢通,也不易感冒。
皮膚經沐浴後,天然皮脂會被洗掉,皮膚暴露在空氣中,很容易失去水分,變得乾燥,幹性皮膚尤其如此。所以,要及時塗抹潤膚產品。尤其是肩背部、手肘、小腿、膝蓋等關節部位常伸縮多皺褶部位,或腳後跟等沒有皮脂腺的部位,加上水分蒸發,會比其他地方更容易乾裂、瘙癢,在保養上要更用心。
嬰兒冬天洗澡應注意什麼
洗澡時間不宜太長
冬季給孩子洗澡時,不要讓孩子長時間泡在水裡,特別是皮膚乾燥的孩子。因為泡的時間過長,皮膚容易脫水,會加重皮膚乾燥;同時,泡的時間過長還會使皮膚最外面的角質層吸水變軟,降低皮膚的抵抗能力。
不用每次洗澡都用沐浴露或香皂
千萬別用鹼性肥皂給孩子洗,因為這樣很容易洗掉皮脂。對於皮膚乾燥的孩子,即便是嬰兒專用的沐浴液或者香皂,也不要每天使用,一個星期用一次就行。容易出汗的地方,比如脖子、大腿根、腋下,可以用嬰兒香皂、浴液每天洗一洗,其他地方用清水沖一沖就行了。
不不要用力“搓泥泥”
有的家長給孩子洗澡喜歡“搓泥泥”,但給孩子搓澡,實際上搓掉的是角質層,而去掉了角質層後,皮膚失去了保護,就容易過敏和發生感染,所以給孩子洗澡千萬不能使勁搓。
正確使用潤膚露和爽身粉
潤膚露:保濕、滋潤
冬季皮膚乾燥,洗完澡以後,要給孩子用一些潤膚露,以滋潤和保護皮膚。沐浴後、剛剛把皮膚擦乾時,皮膚還是潮濕的,這時候無論是擦藥還是抹油,吸收都是最好的。給孩子擦上潤膚露以後,可以多揉揉,加速吸收。
爽身粉:乾燥、潤滑
沐浴後在孩子容易出汗的部位,比如腋窩、脖子、大腿根,擦上一些爽身粉,能起到吸汗、潤滑的作用。腋窩、脖子、大腿根都是有皺褶的部位,出汗以後汗液不易揮發,滯留的汗液會刺激皮膚產生紅斑,甚至繼發細菌或真菌感染。所以皺褶部位一定要保持清潔和乾燥。洗澡時要認真地將皺褶部位洗乾淨,然後用柔軟的毛巾將水擦乾,再抹上爽身粉。爽身粉不是用來全身塗抹的,僅適用於腋窩、脖子、大腿根等容易出汗及摩擦的部位。
家長要注意,寶寶的皮膚,有些地方要幹,有些地方要滋潤,一定要謹慎對待。
結語:以上就介紹了冬天洗澡需要記住的要點。冬天洗澡不能隨隨便便,希望大家都對冬天怎麼洗澡才是正確健康的,都有了深記得的認識,這樣才能在冬天更正確的享受洗澡的健康性,希望本文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