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女人這處粘稠遲早大病找上你

現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但是養生與身體健康方面重視的人並不怎麼多,尤其是中老年人。這一年齡群體是病發高比例的人群,重大疾病的出現讓大家措手不及。血液粘稠是中老年病發的重大疾病,它的出現源於生活態度的不重視,生活習慣的不完善。下面的內容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血液粘稠對人體健康有多大的傷害,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對大家有所説明!

很多中老年人拿到體檢報告後,常會看到一條提示:血液黏稠度過高。這是什麼意思?有哪些危害?這要從血液黏稠的原因說起。

血液黏稠在醫學上叫高黏血症,在中老年人中多見。

很多人往往把血液黏稠和高血脂混為一談,其實不是一回事。高血脂是指血脂水準偏高,血液黏稠是指血液黏稠度過高。

血稠程度受多種因素影響,諸如進食、飲水、運動、機體代謝狀況和外界環境、不同季節、時間和氣候等。

對一個人來說,血稠程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處於時高時低的動態變化中。

對一般人而言,即使醫生告訴你血液黏稠,也不要過分緊張。

因為人體有較強的調節能力,能自動維持血液內環境的平衡和相對穩定,一般不需特別治療。而且絕大部分血稠都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關,只要健康生活、規律飲食,多可自愈。

但中老年人血稠應重視,因為血液黏度增高、心腦血管易缺血缺氧,增大心臟病風險。

血稠的信號多表現為臟器缺血:腦缺血時頭暈、嗜睡或失眠多夢;眼缺血時有陣發性視物模糊;心缺血時多有心悸胸悶、噁心等症狀。

如果中老年人有上述症狀,而又沒有明確的心腦血管病史,應及時就醫。通過血液流變學檢查,以及血壓、血脂、血糖等專案的檢查,就能判斷是否血稠。

一旦發現血稠應從以下幾點調整生活方式

一、多喝水

很多人血稠是因為喝水少、出汗多、血液濃縮所致,夏天這種情況尤為明顯。

飲水可使血液變稀,但要講科學。要掌握好時機,如清晨起床、三餐前1小時、晚間就寢前可喝水約200毫升。這裡的水就是白開水,果汁、碳酸飲料或者濃茶水稀釋效果不佳。

水堪稱為速效稀釋劑。一夜酣睡後的失水、消化食物時消耗的水,都是血液變粘稠的因素。

飲水可使血液立刻變稀。但飲水要講科學,首先要掌握好時機,如清晨起床、三餐前一小時、晚間就寢前喝水200毫升。

其次是選擇稀釋效果好的水:鹽水可促進細胞脫水,不足取;冷水刺激胃腸血管收縮,有礙水吸收進入血液,不宜飲;純淨水太“純”,其低滲狀態會使水分很快進入細胞內,稀釋血液的效果也不理想。

理想的稀釋水是20--25℃的白開水或者淡茶水,其張力、密度等都接近血液與組織細胞,值得提倡。

二、多放鬆

中青年血稠往往與情緒緊張焦慮、壓力過大、經常熬夜、睡眠品質差有關。建議放鬆心情、疏解壓力、規律作息、保證睡眠。

三、戒煙酒

香煙中的各種毒性物質能破壞血管內皮功能,增加血小板聚集,加速紅細胞凋亡;大量飲酒也會加重心、腦血管缺血缺氧症狀,所以希望大家戒煙限酒。

影響血液迴圈,減少血流量,降低血流速度,可導致不良結局。

四、多吃素

動物內臟含有大量膽固醇,可加重血黏稠程度,促使動脈硬化。

少食動物內臟及動物脂肪,少吃油炸食物,晚餐不宜多食葷腥厚味食物,少食甜食。平時宜吃清淡的食物,以素為主,粗細糧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