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六種人最容易貧血 挑食的女人

經常看到有些人臉色如白紙般蒼白,無精打采,我們會關心地問上一句,“你是不是患上貧血了?該補補了。”實際上,面色蒼白只是貧血的症狀之一,醫學上的“貧血”指的是人體外周血紅細胞容量臧少,低於正常範圍下限的一種常見的臨床症狀。

貧血的界定,需要資料來判斷。由於紅細胞容量測定較複雜,臨床上常以血紅蛋白(Hb)濃度來代替。1972年WHO制訂的診斷標準認為在海平面地區Hb低於下述水準診斷為貧血:6個月到女性120g/L,孕婦110g/L。

美國曾有一項長達11年的追蹤調查發現,與沒有發生貧血的人相比,貧血的參試者出現認知問題的危險增加60%左右。在綜合考慮了年齡、性別和身體一般狀況等因素後,貧血者出現認知障礙的風險仍然升高41%。

因此,雖然日常生活中貧血屬於非常普遍的疾病,但是對於一些容易患貧血的人群,更應對貧血多做些瞭解,才能在早期做好預防工作。總的來說,主要有六類人群容易與貧血“結緣”。

1、婦女級別:有一些婦女月經量特別多,以及妊娠期或者是哺乳期的婦女,因為流失了過多的血液,而產生的貧血。

2、早產嬰兒:一些早產兒還未吸收完營養,以及母親本來就有貧血症,而僅以含鐵較少的人乳或牛乳餵養,容易患貧血。

3、挑食人群:有些人群飲食習慣不規律,很喜歡挑食,偏食,那麼就很容易造成營養缺乏而貧血。

4、慢性疾病:有些人本身帶有慢性炎症,感染,腎病或者肝病,並且使身體內的內分泌功能紊亂,而促使了貧血的發生。

5、放射人群:有些人因為工作和生活環境的原因,常年要接觸一些有關於化學毒物或者放射性物質,就會引發貧血。

6、青少年人:有些一些青少年,因為身體迅速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也會比較多,如果提供不足,就易患貧血。

紅細胞的主要作用是向全身輸氧,若是貧血,紅細胞的含量下降會直接影響大腦細胞的供氧量,進而影響認知能力。貧血常被看作是體弱多病的標誌,早期可表現為疲乏、困倦無力,繼而還可出現活動後心悸、氣短、頭疼、頭暈 、腹脹噁心、皮膚乾燥毛皮枯乾等。引發貧血的原因主要有缺鐵、失血、腎功能衰竭、某些慢性疾病和癌症等。

若出血貧血症狀,應及時到血液科就診,做一些相關檢查以明確診斷。診斷貧血的主要手段有:詳細詢問病史,仔細體格檢查,必要的實驗室檢查。實驗室檢查是診斷貧血的主要依據,主要有:1、血常規檢查,血紅蛋白及細胞計數是確定貧血的可靠指標。2、骨髓檢查:任何不明原因的貧血都應作骨髓穿刺,必要時作骨髓活檢。3、病因檢查: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選擇病因檢查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