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盤點幾種洗澡絕不傷身的妙方

洗澡對大家的日常生活來說中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可以為大家洗去一天的污垢,讓身心覺得舒暢,消除疲勞以及改善睡眠。但是過多的洗澡或者洗澡方式的不恰當,以及洗澡人群體的的忽視,會使得皮膚乾燥,加快老化的速度。嚴重的會有意外發生。以下的文章就涉及了相關的專業知識和認知,接下來就跟著小編深刻的瞭解一下洗澡應該注意的事項。

1、晚上洗澡儘量不要太晚

《黃帝內經》有言:“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這說明在早上陽氣初升時,應“披髮緩行,廣步於庭”,慢慢蓄積陽氣,此時千萬不可洗冷水澡,這會傷了陽氣。另外,《內經》裡也說了“百病者,多以旦慧、晝安、夕加、夜甚。”到了晚上,陽氣伏於內臟,體表缺少保護,這時洗澡的話會讓濕氣很容易進去到體內了,造成體濕。如果白天工作強度大,晚上不洗澡多難受呀!其實這倒不必著急,知道晚上洗澡的限度就好了。九點為限!只要儘量在九點以前洗澡就好。

2、夏天洗澡25℃最適合

冬天40℃左右比較合理,夏天25℃比較合理。過熱的水都會破壞皮膚表面油脂,使毛細血管擴張,還會加速皮膚乾燥、老化速度。還有一個論調說是用冷水洗澡對皮膚、對身體都有益處,歷史上這樣的人不少,但是,這對常人要謹慎行事,不可茂然。

3、洗澡次數因人而異

身體每天都有新陳代謝產生,從理論上可以天天洗澡,但是,每個人的皮膚狀況不同,要視情況而定。最好的辦法是根據洗後的感覺來判斷,比如每天一個澡,洗後感覺皮膚乾燥、發癢,這就要減少洗澡的次數了。

4、淋浴時間15分鐘較為合理

淋浴的話15分鐘內比較合理,盆浴的時間不超過30分鐘,對於洗多長時間,科學理論上沒有明確的時間,這個要自己把握,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洗澡環境狀況等因素來決定時間的長短。

5、先洗臉,再洗頭,後洗身

洗澡三部曲,先從臉開始,然後再洗頭,最後洗身。因為我們剛開始洗澡,溫度上升,毛孔都張開了,如果最後洗臉,積累了一天的髒東西就會趁機進入到臉部,痘痘就會找到你了。而最後洗頭可以讓頭髮在蒸汽中得到很好滋潤。

六種情況不宜洗澡

1、血壓過低時不宜洗澡

因為洗澡時水溫較高,溫度過高的水能使人的血管擴張,低血壓的人容易出現腦供血不足,會發生虛脫。

2、體質較差女性不能用冷水洗澡

對於那些身體體質較差的女性們,不能用冷水洗澡,否則本來抵抗力較差的身材,會因冷的刺激,會引發感冒、發熱等疾病。>>>不起眼的它竟然是長壽一大寶

3、酒後不宜洗澡

酒精會抑制肝臟功能活動,阻礙糖原的釋放。而洗澡時,人體內的葡萄糖消耗就會增多。酒後洗澡,血糖得不到及時補充,容易發生頭暈、眼花、全身無力等症狀,嚴重時還可能發生低血糖昏迷。

4、勞動後不宜立即洗澡

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後,都要身體休息片刻再洗澡,否則容易引起心臟、腦部供血不足,甚至發生昏厥。

5、發燒時不宜洗澡

當人的體溫上升到38℃時,身體的熱量消耗可增加20%。此時,身體是比較虛弱的時候,這個時候洗澡容易發生意外。

6、飯後不可立即洗澡

飯後,體內血液集中在消化系統,以利於消化食物。如果這時洗澡的話,周圍血管擴張,血液重新分佈。造成消化系統血液迴圈相對減少,可造成消化不良等。

洗澡應該注意什麼問題?

洗澡,能清除汗垢油污,消除疲勞,舒筋活血,改善睡眠,提高皮膚的新陳代謝功能和抗病力,而且通過溫水的浸泡,能夠治療某些疾病。熱水澡的水溫不宜太高,一般以35~40℃的溫水為宜。洗的次數也不宜太多,因為次數太多會把皮膚表面正常分泌的油脂及正常寄生在皮膚表面的保護性菌群全部洗掉,容易引起皮膚瘙癢等症,皮膚的抵抗力也會因此而減弱,反而容易得病。

無論春夏秋冬,洗澡時間均不宜過長,每次洗澡時間以15~30分鐘為宜,以防心腦缺氧、缺血。

什麼情況下不應洗澡

飽餐後和饑餓時不應洗澡。飽餐後洗澡,全身表皮血管被熱水刺激擴張,較多的血液流向體表,腹腔血液供應相對減少,會影響消化吸收,引起低血糖,甚至虛脫、昏倒。酒後不應洗澡。酒精會抑制肝臟活動,阻礙體內葡萄糖的恢復。而洗澡時,人體內的葡萄糖消耗會增多。酒後洗澡,血糖得不到及時補充,容易發生頭暈、眼花、全身無力,嚴重時還可能發生低血糖昏迷。勞動後不應立即洗澡。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後,均應休息片刻再洗澡,否則容易引起心臟、腦部供血不足,甚至發生暈厥。血壓過低時不應洗澡。在水溫過高時,人的血管擴張,低血壓的人易出現一時性腦供血不足,發生虛脫。

什麼人不宜洗澡

發燒時不應洗澡。當人的體溫上升到38℃時,身體的熱量消耗可增加20%,身體比較虛弱。此時洗澡,容易發生意外。另外,即使沒有高燒,疾病在急性發展期最好也不洗澡。患嚴重心臟病、高度貧血、尿毒癥、高壓達180毫米汞柱以上的高血壓、心肌梗死、急性腎炎、急性肝炎、外傷等患者都不宜洗澡。

腦血管病患者不宜常洗澡。洗澡時產生的熱刺激,會使患者體內血流加速,進而增加血液對血管的壓力。當血流通過某些局部病變部位時,容易發生血管破裂。癲癇患者不宜常洗澡。洗澡時,由於大量的水蒸氣被吸入體內,使得體內含氧量下降,加之機體排出的汗液增多,電解質平衡被打亂,易造成暫時性機能紊亂,誘發癲癇。老年人洗澡不宜過多。老年人體力較弱,皮膚變薄,皮脂腺逐漸萎縮,洗澡過勤,皮膚容易變得乾燥,引起瘙癢。洗澡時水溫過高,體內熱量不易散發,還易造成毛細血管擴張而引起大腦缺血,發生頭暈,發生意外,甚至暈倒。

用皂要合適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使用的肥皂有4種:硬皂,含堿多,像洗衣皂;軟皂,含堿量在25%以下,像各種香皂;過脂皂,不含堿;藥皂。這4種肥皂功效各不同,適應的物件也不同。硬皂適用於油膩型皮膚的人,因為它泡沫豐富,去汙力強;而軟皂、過脂皂適用於乾燥型皮膚及嬰兒;不同類型的藥皂具有消毒、抑菌作用,對皮膚病患者有一定療效。如中老年人由於皮膚含水量偏低,經常搔癢,宜用含有石炭酸的藥皂;油膩型皮膚和患痤瘡的人可用含有硫磺的藥皂;硼酸皂則適用于嬰兒,因其皮膚薄嫩。

沐浴應有序——先洗臉 再洗頭後洗澡

當你進入淋浴房後,熱水一開,就會產生騰騰蒸氣,而人體的毛孔遇熱會擴張,所以如果當你在此時沒有先將臉洗乾淨,臉上積累了一天的髒東西,便會趁你毛孔大門開啟之時,潛入你的毛孔。久而久之,你的毛孔便會被這些髒東西擠得越來越大,佔據著本不應該屬於它們的領地,你臉上的痘痘也會愈冒愈多,但絕不要相信別人對你說的“青春美麗疙瘩痘”。如果洗過澡後,再洗頭,頭上的油脂不小心會使背部再次“污染”,所以還是自上而下的好。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洗澡不傷身的方法以及注意點,適當的洗澡方式是可以改善睡眠,減輕身體負擔。但是能同時要注意方法和自身的身體狀況,這樣大家才會有最佳的身體狀態迎接每一天的挑戰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