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孩子做這事笨拙竟沒幾年可活

眾所周知的,孩子是祖國的下一代,也是世界的希望。所以孩子的發育狀況備受世界矚目。但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會遇到些阻礙,有的阻礙竟能夠威脅到他們生命,而孩子發育健康則有一種笨拙兒童綜合症,嚴重危害了孩子的生長發育。

東東是二年級男生,平時總給人“笨手笨腳”的感覺,放假後媽媽帶他來到醫院想給他的“各種不協調”找一找原因。在兒童體智發展測評中心,東東經一系列評估診斷,被確診為發育性協調障礙。由於缺乏認識,錯失了早期干預訓練的最好時機,導致學業、社交受挫、情緒不佳。

“笨手笨腳” 可能是笨拙兒童綜合征

東東不喜歡體育課,因為很多動作,比如跳繩,其他同學一學就會,而他練習了多次,仍然很不協調;他害怕上語文課,因為他寫的字歪歪扭扭,經常出格,字體間架結構差,書寫速度慢,經常被老師批評。而回家寫家庭作業更是讓家長頭疼,東東完成作業的時間是同齡孩子的兩倍甚至三倍,字跡難看,常常是寫了擦擦了寫如此反復。

在兒童體智發展測評中心,東東經一系列評估診斷,被確診為發育性協調障礙。發育性協調障礙是兒童發育行為門診最常見的疾病之一,過去常被稱為 “笨拙兒童綜合征”。

據國外資料顯示發病率為5-8%,男童占大多數為75-85%。發育性協調障礙的兒童在動作協調上明顯地較同齡兒童差,在學習和日常生活上也存在很多困難。

孩子發育過程,不能只看重智力

發育性協調障礙以運動技能障礙為主要特徵,同時存在精細運動、球類運動和平衡能力等多類運動技能的缺陷,患兒通常有行為笨拙、邋遢;精細動作和粗大動作控制困難;身體意識和姿勢穩定性差;讀寫困難和執筆怪異,同時可伴有注意力缺陷等認知功能損害和焦慮、憂鬱、社會適應能力不良等情緒障礙問題,部分病例將直接影響到成年後的認知水準和社會適應能力。

專家提醒,有時家長只關注智力,其實智力只是影響孩子成績和學校表現的一個因素,很多非智力因素如注意力、視聽感知能力、運動能力及學習的態度等都會起著重要的作用,3-6歲是孩子學習能力培養和形成的最佳時期,但有些發育協調暴露問題的因素更是要提早警覺起來。

幾點運動問題要注意

比如,正常的孩子在兩三個月會抬頭,四個月開始會翻身,六七個月會坐,八九個月貼肚子爬,九十個月四點爬,這些里程碑式的運動發育指標到時間仍不能做,提示了可能有異常。

其次是動作完成的品質與同齡孩子相比較差,比如到了某個月齡孩子雖然會坐也會站,但從坐姿轉換到站立的動作,沒人攙扶就不行;又如明明會坐,但若是在躺、趴的姿勢,自己就沒法坐起來,這說明缺少動作轉換的能力。

還有學習技巧性動作的能力較同齡孩子差。比如抓捏物品、揮手再見等等,孩子的模仿能力差,動作不靈活等。雖然一些技能會慢慢有所成長,但由於落後同齡人的發展,孩子會自信心不足,容易有挫折感與疏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