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身體這物少了馬上就會出大事

健康是我們非常重要的的一個部分,一直以來也都是頗為的受到人們關注與青睞,但是總有很多意外情況,給我們的健康帶來了隱憂,正常的身體,所以物質都應該處於一個平衡的狀態,增加或者減少都會導致身體出現問題,血小板就是其中一種,血小板減少的話就會導致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病因是什麼,相信大家都想瞭解。

最近,惠城區的張先生攤上“大事”了。常規體檢時發現血小板明顯減少,醫生告訴他是個位數,看血常規單顯示的血小板計數是6×109/L,這一來可把他嚇壞了,聽說血小板減少是要人命的,容易出血。

但自己沒有鼻子牙齒出血,身上也沒有青一塊,紫一塊的,懷疑醫院檢查錯誤的他,換了家醫院再查,但結果還是一樣。

於是,他到市第一人民醫院掛了血液科的專科號,血液科主任醫師胡俊聽他說完病史,讓他再去查個血常規。

張先生面露難色說:“我今天剛查過的,已經是第2次複查了。結果還是低的,你趕緊給我治療吧。”胡主任懷疑是假性血小板減少,要求他再次複查。

半小時後,張先生拿著結果回診室,這一次的結果讓他既高興又驚訝:血小板恢復正常。

“你有沒有發現這次抽血常規的管顏色和你原來抽的管顏色不一樣?”張先生回答說:“這個還真沒仔細留意,好像上次是紫色的,這次是綠色的”。

胡俊耐心地解釋,在臨床中,凡遇到沒有出血表現但血小板計數卻明顯減少的患者,均應考慮假性血小板減少症的可能。

平時進行血常規檢驗時使用的紫色管,也叫EDTA管,其中EDTA也就是乙二胺四乙酸,是常用的血標本抗凝劑之一。

在因不同理由需要檢測血常規的人群中,有極少數人的血液與EDTA接觸後,大約十幾秒血小板就會發生聚集。

當把這管標本放在全自動血液分析儀上檢測時,就可能出現假性血小板減少。

隨著這一標本存放時間的延長,所檢測出的血小板計數可能會更低。

另外,由於聚集的血小板在體積上與白細胞相近,還可能會被血液分析儀誤當成白細胞計數,造成白細胞計數的假性增高。

這種現象被稱之為EDTA依賴性假性血小板減少症。

這種病症並不多見,但如果上述誤差未被及時分辨,可能會給臨床工作及患者帶來很大的困擾;

如延誤手術、增加不必要的輔助檢查、增加病人的痛苦與經濟負擔等。

胡俊表示,對於沒有出血的血小板減少病人,血液科醫生都會多留個心眼,讓患者再用綠色管複查一次。

綠色管也就是肝素的抗凝管,如果血標本檢測結果顯示血小板計數在正常範圍內,而紫帽真空管中的血標本檢測結果顯示血小板計數低於正常。

那麼就可以判斷是假性血小板減少了——血小板並不是真的少,只是接觸了EDTA後發生了凝聚。

此外,檢驗科的醫生看到這種情況呢,還可以用手工法重新計算血小板計數;

把血塗片進行瑞氏染色後,直接在顯微鏡下觀察血小板分佈情況,以及是否有血小板凝集現象。

人體的健康,也都是需要很好的保養,那對人體各方面,都是需要進行注意。

因此在發現自己身體有些不適的時候,都是要及時的進行檢查,以防疾病變得更加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