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擁有健康體質 就要午飯吃的“餓”一點

午飯,可是一日三餐當中,最令人期待的一餐了,因為早飯我們通常就會吃的特別匆忙,晚飯大多數人會因為減肥或者是其他原因,草草了事,所以午飯,怎樣才會吃的好,怎樣才能滿足自己的味蕾,怎樣可以讓我們吃的滿意,是我們一整個上午都會思考的事情,午餐,甚至還被小編自己稱為是精神支柱。

大多數人的午餐都會吃的特別豐盛,湯、肉類、蔬菜、水果等,有的時候還會來一個飯後甜點,把自己吃的像是一個皇帝,其實,這樣吃午餐是非常不對的,午餐應該要吃的“餓”一點,才會真正的健康。

有一句老話,叫做“撐死人,不占盆”,意思是就是把人給吃撐死了,也不要浪費飯菜,把飯菜剩在盆子裡面,這反映了我們勤儉節約、不浪費的優良傳統。

然而,這雖然是沒有浪費糧食,但是卻浪費了我們的身體健康,可謂是得不償失。

“過飽傷人,餓治百病”意思主要就是指暴飲暴食或者是吃的過飽會引起我們胃部的擴張,嚴重者還會損傷性命。

長期吃飯吃的過飽,會引起疾病叢生。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看過一個電影,叫做《活著》,其中這部電影當中有一個讓小編記憶深刻的鏡頭,從牛棚當中請過來的接生醫生,狼吞虎嚥的啃著饅頭,時不時的喝口水咽下去,結果吃的太飽,不僅沒有救了福貴的女兒,反而自己差一點被撐死。

其實早在兩三千年前,《黃帝內經》就主張要飲食有節,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這就是因為長期吃的太飽,危害我們的身體健康,更傷害了我們的腸胃,腸胃一旦受到傷害,我們就會受到折磨。

如果我們午餐長期吃的過飽,那麼我們的身體就會出現各種症狀。

午餐長期飽食的後果

1. 胃部受到傷害

吃的太飽,首先受傷的就是我們的胃部了,吃的太多,就意味著我們的胃部工作量就會加大,也就意味著我們會分泌出來更多的胃酸,這些都會嚴重傷害我們的胃黏膜,從而引發胃潰瘍,對我們胃部的傷害首當其衝。

2. 消化系統受到傷害

長期飽食,會讓我們的消化系統長期負荷過度,吃的太多給我們的腸道增加負擔,就會引起腸道疾病,食物經過胃部的消化之後剩下的殘渣全部都堆積在我們的腸道內,如果我們午餐吃的過飽,下午繼續工作,而且大多數人都是坐著工作,沒有體力活,就會引起很多腸道疾病。

除此之外,還會導致內臟器官過早衰老和免疫功能下降,而且過剩的熱量會引起身體內的脂肪堆積,引發非常多的富貴病和文明病。

3. 午飯過飽會引起疲勞

吃的太飽會引起我們身體的疲勞反映,我們身體的血量是固定的,當人吃的太飽的時候,血液需要大量的腸胃去工作,我們的大腦就會出現反應遲鈍的現象。

4. 午飯吃的太飽會引起大腦的早衰

飽食之後,胃腸道迴圈血容量就會增加,也就會造成大腦血液供應相對不足,使腦細胞正常代謝受到很大的影響,甚至還會引發冠心病、心絞痛、膽結石、膽囊炎、糖尿病等。

從中醫理論上來看,午飯飽食會讓人早衰,對我們的身體是非常有害處的,但是如果午飯吃的餓一點,那麼就會有防病的作用。

吃飯吃的餓一點

吃的餓一點,主要就是見好就收,不要吃到飽,我們感覺不到餓了,就及時放下筷子,少吃一些。

吃飯吃的餓一點,就會形成一種合理的飲食系統,而且餓一點,還會讓我們的頭腦更有活力,這種健康的飲食習慣,還會幫助我們預防早衰。

健康的午餐搭配

健康的午餐搭配,應該以五穀雜糧為主,然後配合大量的蔬菜、瓜類以及水果、適當少量的肉類、蛋類或者是魚類的食物,並且一定要減少油、鹽以及糖分的攝入。

最好的午餐,一定是要吃足夠的碳水化合物,高品質的蛋白質和必備維生素與纖維素,最後再來一款養胃湯,是再好不過的了。

結語: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定要注意午飯不要吃的太飽,想要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那麼我們就必須要養成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吃飯吃的餓一點,七分飽足夠,通過減少進食量,來延緩我們大腦的衰老,而且還能幫助我們防治各種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