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疾病

頭痛醫腳 奇怪但有效

對於經絡的研究,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有記載了。古人認為:經絡是一個擔負連絡人體內外各部分縱橫交錯的聯絡網,它把人體需要的氣血運行到全身,以維持人的生命活動。那麼經絡是如何劃分的呢?顧名思義,經是直行的主幹,主要的經脈有十二條(如手太陽小腸經、足少陰腎經……),加上任督二脈共是十四經脈。

絡是經脈的分支,較大的絡脈有十五條,如果再細分還有孫絡、奇經八脈……。所有這些經絡都有一定的循行路線,有的由下到上,有的由外至內,經絡遍佈全身,內聯五臟六腑,外通肢體五官、關節皮毛,構成一個縱橫交錯的聯絡網,把臟腑器官和體表各部分連成一個完整的統一體。

由於經絡運行氣血,身體各部無所不到,所以直接關係著人們的健康。正常時人的經絡通暢,身體各部分器官不會有毛病。如果經絡不通暢,身體的相關器官就會發生病變。例如:足太陽脾經的循行路線是由腳到口腔,若出現足大趾運動障礙,舌根發硬,經常幹呃等症,就和脾經脈絡不和有關;足少陰心經是由心絡小腸,若出現胸痛、心前區疼痛等症狀,就和心經脈絡不通有關。

中醫治病不同于西醫,中醫不拘泥于頭痛治頭,腳痛治腳這種對“症”治療的框框。而是按照經絡的循行路線,從整體觀念出發,隨症施治,靈活變通。例如,一位患者腳跟疼痛難忍,數月不愈。中醫大夫建議他服用舒肝丸,他半信半疑,但吃了幾丸竟然痊癒了。這位中醫大夫的解釋是:肝經的循行路線是腳經肝至頭部,吃了舒肝理氣的藥,脈絡暢通了自然可以痊癒。

針灸大夫對牙痛患者,常常取手背合穀穴。道理是它能通調手陽明經氣,有清泄臟腑,引火下行的作用。治療因高血壓引起的頭痛,常用吳茱萸壓細粉敷于湧泉穴上(在腳心上);治療口舌生瘡用清心火的導赤散,它們同樣有引火下行的作用;咳喘一證,單用止咳平喘藥往往不能奏效,但採用通泄大腸的方法,往往有異曲同工的效果。這是因為肺與大腸通過經絡的聯繫,構成臟腑表裡關係。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在此就不一一贅述了。

近年來,一些科學家對於經絡的實質進一步探討,做了大量有意義的研究工作。現在有三種學說:一種學說認為經絡的實質就是神經。根據長期的臨床實踐,醫務人員發現,進針時針感傳導大多沿著神經循行的路線擴散,如果給神經功能喪失的癱瘓病人針灸,就沒有這種針感,俗稱“不得氣”。

另一種學說認為,經絡的實質可能是肌體的生物電現象,許多“良導穴”、“良導絡”與穴位及經絡很相似,這就證明了經絡確實存在。還有一種學說認為,經絡有神經和體液綜合調節的功能。中醫經絡學則認為經穴與器官的聯繫途徑就是經絡。但是不管怎麼說,經絡之謎目前仍未徹底揭開,還有待今後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