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超級睡眠法睡得少讓你精神好

睡得少就不能睡得好嗎?其實,只要修正一些想法及習慣,就能帶來明顯改善。只要你從今天起這樣做:

睡眠法睡得少讓你精神好" alt="超級睡眠法睡得少讓你精神好(1)" />

1、15~30分鐘的午睡

著有《快眠★目覺めスッキリの習慣》(快眠·神清氣爽的好習慣)的日本醫學博士坪田聰表示,根據人的睡意節奏來看,除了淩晨2~4點是最高峰外,次高峰則在下午2~4點。他建議,吃完午餐後,可以小眠15~30分鐘;若有喝咖啡習慣者,可在午睡前享用,更有助於午後的神清氣爽。因為攝取咖啡因後,大概需要30分鐘到達腦部發揮提神作用,睡起來剛好迎戰下午的工作!

2、睡前提高血液迴圈

人的體溫在睡眠時會逐漸下降,清晨4~6點達到低谷後開始慢慢回升。研究證實,睡眠期間“體溫下降明顯”者,才能獲得優質的深度睡眠。因此,可藉由睡前的沐浴、緩和運動來提高血液迴圈,較能一夜好眠。同時,體內散熱是透過手腳的末端血管,所以特別要注意手腳的保暖。

3、假日不要睡到中午

平常上班得早起,假日難道不能睡晚一點嗎?當然可以,但是坪田聰建議,最好不要晚起超過“2小時”以上,也就是說,上班日7點起床的話,週末最多只能睡到9點。

因為人體的生理時鐘規律約為25小時,晚起2小時左右還在可調整範圍內,一旦超過,生理時鐘跟著往後移,到了必須早起的星期一,又會陷入精神不濟的地獄中。所以,假日還是避免補眠到中午、晚上也別玩通宵,才能為下周養精蓄銳!

4、睡不好!改善品質第1步:週末不補眠

失眠是一個現今社會普遍存在的問題,且失眠影響的範圍涵蓋了精神、情緒、記憶力及身體健康等各層面,因此如何能夠有效地幫助失眠患者處理其失眠的問題,以及提升生活品質,也成為筆者不斷在睡眠醫學中努力的目標。

目前臨床常使用的失眠治療仍以藥物治療為主,不過藥物易造成依賴性(不吃不行)及耐藥性(愈吃愈多)等問題;在失眠的非藥物治療法裡,臨床上以‘認知-行為治療’為主,此法結合了睡眠醫學以及心理治療原理,包括:“睡眠衛生教育”、“腹式呼吸法”、“肌肉鬆弛法”、“自我暗示催眠法”、“冥想法”、“刺激控制法”、“睡眠限制法”及“心理認知調整”。

另外,筆者也常搭配使用的其他助眠技巧,如:“環境調整”、“睡眠姿勢”、“飲食調養”、“泡澡”、“芳香精油療法”以及“音樂療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