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驚!大部分人飯後不能走

“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這是一句廣為流傳的長壽諺語。但從消化角度來說,這條諺語卻並不科學,因此這些年又有了“要想活到九十九,請你飯後不要走”的說法。到底飯後走還是不走?回答是:應因人而異,動靜結合,才是上策。

久坐不動的人飯後要走

人們常說的“飯後百步走”是指散步,長期堅持散步對身體健康大有好處。它能促進胃腸蠕動,有助於胃腸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等。需要注意的是“飯後百步走”比較適合平時活動較少,特別是長時間伏案工作的人,也適合形體較胖或胃酸過多的人。這些人如果飯後散步20分鐘,是有利於身體健康的。並且“飯後”是在進食完20~30分鐘以後,而並非指飯後立即散步。

飯後不走的道理

提倡“飯後不要走”也有道理,從消化生理功能來說,飯後胃正處於充盈狀態,這時必須保證胃腸道有充足的血液供應,來進行初步消化。飯後適當休息一下,胃腸道能得到更多的血液供應量。

根據腦生理科學家的研究,有些人的“吃飽”,不過是胃感覺到了脹滿,而營養卻沒有吸收進體內,身體仍處於“饑餓”狀態。短短十幾分鐘的進餐過程中,吃進去的食物根本來不及消化,就更不用說吸收了。這時匆忙起身而走,會有一部分血液集中到運動系統去,延緩了消化液的分泌,容易誘發功能性消化不良。

特別是老年人,消化功能減退,如果飯後胃腸血液供應不足,會影響食物消化吸收。

四類老人要慎重

飯後百步並不適用於所有人,以下四類老人不宜飯後百步走。

胃病老人。體質較差特別是患有胃下垂等病的老人,非但飯後不宜散步,就連一般的走動也應減少,而要在飯後平臥10分鐘。因為飯後胃內食物充盈,此時進行直立性活動,會加重胃的負擔。

冠心病老人。患有冠心病的老人,進食後立刻進行大運動量活動,有可能誘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建議飯後先按摩腹部,休息半小時再散步,每次半小時,步速不要過快。

高血壓、腦動脈硬化、糖尿病老人。飯後最好靜坐閉目養神10~30分鐘再散步,馬上散步易出現頭暈乏力,甚至昏厥。

高血壓患者散步時上身要挺直,否則可能壓迫胸部,影響心臟功能。走路前腳掌著地,不要後腳跟先落地,否則會使大腦處於不停振動中,易引起頭暈。

貧血、低血壓老人。飯後大量血液都供給胃部了,散步時很容易造成腦部相對缺血,出現頭昏、目眩,甚至昏厥,這類老人可選擇早起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