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幹這事速度說明壽命長短

人的一生之中離不開走路,從你一出生開始,就註定你要走路的。就算是將來,你的經濟條件再好,那個時候你還是需要自己走路的。不僅如此,正確的走路是對健康是益處的,而且我們一個人生命的長短也是可以從自己的走路速度上面看出來的。所以說,為了我們能夠生活地更久一點,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瞭解一下這其中的奧秘吧。

研究涉及3.5萬名65歲以上老人,結果發現,走路速度每增加0.1米/秒,死亡危險就會下降12%。比如,在75—84歲的老年婦女中,走路最快(速度大於等於1.4米/秒)的老人再活10年的幾率為92%,而走路最慢(速度小於等於0.4米/秒)的老人再活10年的幾率僅為35%。

新研究負責人斯蒂芬妮·斯圖登斯基博士表示,走路速度直接反映出一個人的活力,因為走路涉及到身體諸多器官和系統,如心臟、肺臟、肌肉、關節、骨骼和大腦等。她認為,走路速度將成為醫生在診斷過程中判斷患者體質的重要依據之一,速度慢意味著患者可能存在更嚴重的健康問題,有必要採取措施改善血壓、飲食以及鍛煉等健康因素。

斯圖登斯基博士建議,老人每年可自測一次走路速度。可以在地板上畫一條4米線,以正常速度從起點走到終點,記錄下所用時間,再除以4,就可得出走路速度。老人可將自測走路速度與上一年的資料進行比較,發現變化過大時,應該及時看醫生。

由上文可知,要想自己能夠更長壽一點,那麼平時在走路的時候,大家就不要一直往前趕,當然了,一直慢慢走也是不對的。只有我們保持最均衡的走路速度,這樣才是對我們的健康最有利的。只有我們能夠在以後的生活中,堅持以一個適合自己的中等速度來走路,我們才能夠笑看風雲變化、笑看人生冷暖,才能夠有更久的生命去欣賞世界上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