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息肉的病理改變
子宮內膜息肉對女性身體健康危害很大,這類疾病產生後,一定要及時治療,否則會誘發女性多種疾病出現,同時嚴重的話,對女性生育的影響是很大的,有很多人都這樣疾病並不是很清楚,這就需要對這樣疾病治療前,需要對子宮內膜息肉的病理改變進行各方面瞭解。
子宮內膜息肉的病理改變:
大體觀察,最常見的類型是局限性的內膜腫物突出於子宮腔內,單個或多發,灰紅色,有光澤,一般體積較小,平均直徑在0.5~2cm之間。小的僅有1~2mm直徑,大而多發者可充滿宮腔。蒂粗細、長短不一,長者可突出于子宮頸口外。有的蒂較短,呈彌漫型生長。息肉表面常有出血壞死,亦可合併感染,如蒂扭轉,則發生出血性梗死。
鏡檢:子宮內膜息肉由子宮內膜組成,表面被覆一層立方上皮或低柱狀上皮。息肉中間部分形成纖維性縱軸,其內含有血管。
由於蒂部狹窄,血液供應減少,息肉極易變性。最易發生息肉血管內血栓形成,因瘀血而變成深紫色,常在頂端開始發生壞死,最後可能腐崩而脫落。
息肉惡變的病理診斷標準是:①必須看到整個息肉的形態;②惡變限於息肉內;③息肉周圍的內膜無癌變。應注意與子宮內膜腺癌呈息肉狀生長相鑒別。
本病可發生於青春期後任何年齡,但常見於35歲以上的婦女。單發較小的子宮內膜息肉常無臨床症狀,往往由於其他疾病切除子宮後大體檢查時始被發現,或在診斷刮宮後得出診斷。多發性彌漫型者常見月經過多及經期延長,此與子宮內膜面積增加及內膜過度增生有關。大型息肉或突入頸管的息肉,易繼發感染、壞死,而引起不規則出血及惡臭的血性分泌物。
主要症狀為月經量增多或不規則子宮出血;宮頸口處看到或觸及息肉,子宮體略增大;作宮腔鏡檢查或分段診刮,將取出的組織或摘除的息肉送病理檢查,可以明確診斷,並可與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粘膜下子宮肌瘤及子宮內膜癌等鑒別。
在對子宮內膜息肉的病理改變認識後,患有這樣疾病的時候,對自身情緒也是要進行調整,這樣對疾病治療才會有很好幫助,有很多人在治療子宮內膜息肉的時候,情緒都不穩定,這樣對疾病控制是沒有任何幫助的,這點也是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