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3個方法 喝中藥不再苦澀嘔吐
一、中藥怎麼喝不苦
一般中醫在開中藥時大多都會加入甘草作為調味。但對於部分孩子來說,僅憑甘草的甜味,根本沒辦法讓他們接受中藥那種嗆鼻和苦澀的味道。這個時候,家長往中藥裡加入一些蜂蜜,讓中藥的味道能順口些,其實是不錯的選擇。
假如往中藥裡添加的是白糖,那就另當別論了。中藥有寒、熱、溫、涼四氣和辛、甘、酸、苦、鹹五味。不同口感的中藥具有不同的藥效。白糖性偏熱,因此有些中藥湯劑加了白糖,會改變藥性而影響療效。即使往中藥里加糖類調味,也要注意量,如果把一碗中藥弄得甜味太濃,實在是沒必要。
很多人都會掐著鼻子,喝下一大碗中藥之後,立刻就吃點別的東西,沖淡口裡殘留的苦味,但其實在服用中藥之後,不適合吃辛辣、油膩、有腥味等有刺激性味道的食物。例如服用中藥之後吃海鮮,會刺激血管的擴張,容易引起副作用。以下介紹一些忘“苦”小妙招:
1、留心服藥溫度
有關專家研究證實,舌頭對37℃以上的溫度尤為敏感,因此,苦味湯藥的溫度應把持在15℃~37℃。
2、留心含、咽中藥的部位
人的苦味感受器主要集中在舌頭的前半部,尤其是舌尖。因此,藥液進口後,最好將藥馬上含在舌根部,自然咽下,也可用湯匙直接將藥液送至舌根順勢咽下。
3、留心服藥速度
藥汁在口中停留的時間越長,感到味道越苦,因此,苦味中藥服用時宜快不宜慢。四是服藥後可立即用涼水漱口,然後喝適量溫開水。
二、喝中藥想吐怎麼辦
喝中藥,因為味道太苦或味道太大而導致想吐,該怎麼辦?這裡教你三種喝中藥的方法,可以助你避免噁心、嘔吐的症狀。
有些人服用中藥湯藥為何會嘔吐?這是因為中藥方劑是由多種中藥配伍組成的,每種中藥都具有苦、辛、酸、麻、鹹、澀等不同的味道,所煎出來的煎劑將這些味道彙集到一起就會形成難以下嚥的氣味。特別是一些味覺神經敏感的病人,很容易出現噁心、嘔吐等現象。
如何避免或阻止因服用中藥、湯藥而帶來的嘔吐現象?
1、採用小量頻服法
即先讓病人服一小口試探,若吐就讓其吐出,如此兩三次後,一般就可適應,然後再一次服下,一般就不會再吐了。
2、採用大量快服法
即待湯藥涼了以後,屏住呼吸一口氣將湯藥喝完,飲藥途中最好不要停頓,以免勾起藥味而誘發嘔吐。飲完湯藥後立即用涼開水漱口再飲少量涼開水。也可嚼一塊口香糖以去除藥味。
3、採用藥物干預法
甘草20克,水煎服,不吐時再服湯藥(中藥中有大戟、芫花、海藻、甘遂等反甘草藥物則不用此法,以免出現相反作用);白芷末6克放於舌上,再以舌舐咽;服藥後嘔吐不止時:可在湯藥中加1~2湯匙薑汁,或服藥後再服一些姜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