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靜脈輸液進針角度是什麼

靜脈輸液防範是我們現在常用的一種治療技術,利用靜脈的回流功能可以讓藥物在全身各處進行巡迴,所以這種方法是我們現代醫學的常用技術,而對於人們來說,靜脈輸液也是經常會用到的技術,但是對於醫生來說,靜脈輸液進針角度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那麼,靜脈輸液進針角度應該怎麼進行呢?

靜脈輸液治療是一種高度專業技術,其治療層面涵蓋腸道外輸液、營養支持、用藥與輸液的治療,回顧其歷史,始於17世紀,但巨大進步主要發生於20世紀,在此期間有那些重大的發明呢?我們可以輸液、導管與敷料的歷史回顧,瞭解到這些發明是如何改善病患的生存空間與照護品質。

首先進針的位置要選在血管的旁邊,不要在血管上面,不然很容易紮穿,第二進針角度可稍大一些,大約45度左右,進入皮膚的瞬間速度要快(可減輕疼痛),然後慢慢地沿著血管壁走一點再迅速的進入血管。至於拿針柄的位置是依自己喜好,順手就好。這是一個熟能生巧的過程。

確定進針角度

靜脈穿刺傳統的進針角度為15°~30°,經過臨床實踐發現增大針頭與皮膚之間的進針角度更易穿刺,且由於角度大,通過真皮層的時間減少,可減輕進針引起的疼痛或達到無痛。也通過力學分析和實踐證明以45°或接近45°角進針容易且省力,不會出現皮膚隨進針方向向前推移及刺破血管下壁現象。

靜脈輸液進針角度問題對於新醫生來說是比較難掌握的,需要不斷的進行實習學習才能夠掌握其中的技巧,靜脈輸液進針角度對於患者的治療也是有一定的影響的,角度過高過低都有可能造成患者的異常疼痛,所以,醫務人員要注意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