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中醫所說“七沖門”到底指什麼

導語:我們知道中醫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時候一些中醫相關的詞我們都不是太能懂得。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生活中常常提到的一些詞我們並不知道他的意思。今天我們要帶大家瞭解的就是中醫裡的“七沖門”。

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合稱六腑,腑即為“府”,有聚、藏貨之義,可知府為庫府之義,是人體受納腐熟水穀、傳化精微、排泄糟粕的器官。《黃帝內經》說:“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所以然者,水穀入口,則胃實而腸虛,食下則腸實而胃虛。”這裡所謂的“傳化物而不藏”,“實而不能滿”等,均是說明水穀在體內不能久留,即六腑是以通暢為用的。

飲食物從口進入消化道以後,要經過一個漫長的旅程,其間要經過重重關口,中醫通過解剖,發現了有七道門檻,《難經》稱為“七沖門”。“沖”即要衝的意思。其具體的部位是:飛門,指口唇,像門扇一樣自由開合;戶門,指牙齒,食物入口,必經牙齒之咀嚼;吸門,指會厭,是食管與氣管的相會處;賁門,胃之上口;幽門,太倉下口,即胃的下口,小腸的上口;闌門,指小腸下口和大腸上口相接之處;魄門,下極為魄門,指消化道的末端,即肛門。食物通過此“七沖門”,便完成了人體消化吸收和糟粕排泄的全過程。這七個重要關口,是食物從進入人體到排出體外必須經過的通道。

在人的消化過程中,這七道門中任何一門發生功能障礙,都會影響人的吸收和排泄。飛門和戶門自不必說,是食物進入人體的最前兩道關口;吸門指的是會厭,位於舌部及舌骨之後。形如一樹葉,柄在下,能張能收,呼吸語言時,會厭開啟,飲食吞咽或嘔吐時,則會厭關閉,以防異物入氣道。在這個部位常發的疾病是“梅核氣”,以咽喉中常有異物感,但不影響進食為特徵,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形容這種疾病的症候表現為“咽中如有炙臠”,即咽喉部就像含著一塊烤肉,吐之不出,咽之不下。其病因與七情不暢、氣血痰鬱有關,多發於女性。相當於西醫的咽部神經官能症或癔病。治宜疏肝解鬱,消痰散結,方用半夏厚朴湯、逍遙散等。

胃與食管相連的部分稱為賁門,賁同奔,食物由此處奔入胃中的意思。在食管運動功能紊亂的疾病中最為常見的是賁門痙攣,又稱賁門失弛緩。最常見的早期症狀為吞咽困難、胸骨後疼痛和梗塞感,有時固體食物較流質更易吞咽,溫熱食物比冷的食物容易咽下。由於食物滯留在食管內,常呈現嘔吐,嘔吐物為未消化的食物,不含胃酸。食物在食管內長時間瀦留後吐出則帶有腐臭味。

胃的下口與小腸的上口為幽門,幽是深長、隱秘或陰暗的意思。幽門是消化道最狹窄的部位,因此容易發生梗阻。有幽門梗阻的病人,常有上腹部脹痛、脹滿、噯氣和返酸,尤其在飯後更明顯,幽門梗阻是胃、十二指腸潰瘍的常見併發症之一,可發生在潰瘍病的近期(即活動期)或晚期。其他可以形成幽門梗阻的疾病還有胃竇癌、胃粘膜脫垂及胃結核等。

小腸下口和大腸上口相接之處是闌門,是形容其猶如門戶間之門闌。

最後一道門是魄門,“魄”通“粕”,肛門為糟粕所出之處,故稱“粕門”。魄門即通常所說的“肛門“。《黃帝內經》說:“魄門亦為五臟使,水谷不得久藏。”看來《內經》非常重視”魄門“的作用,之所以稱其為“五臟使”,魄門的啟閉、大便的排泄,不僅是胃腸功能的反映,也是全身狀況的表現,既受五臟生理功能的制約,又能協調臟腑氣機升降,充分體現了中醫的“整體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