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怎麼能止瀉

怎麼能止瀉?腹瀉,俗稱“拉肚子”,是一種常見的腸道疾病,指的是排便次數明顯超過平時習慣的頻率,而且糞質異於平常,糞質稀薄,水分增多。通常,腹瀉伴有肝門不舒適、失禁和排便急迫感等症狀。

腹瀉有慢性和急性兩類之分,慢性腹瀉指病程在兩個月以上或者是間隔在2~4周內的復發性腹瀉,急性腹瀉歷時短暫,病程在2~3周內。

止瀉藥物治療建議可以服用整腸丸、瀉立停、藿香沖劑、奧美拉唑和思密達等等治療,如果服用藥物症狀仍不緩解,建議去看醫生接受輸液治療,以免引起水電解質絮亂。

止瀉飲食治療要區分急性和慢性腹瀉

急性腹瀉飲食治療:飲食需要清淡,建議流質飲食,如果汁、米湯等,避免牛奶、豆湯都易產氣的流質飲食;半流質飲食,如粥類、軟麵條等,限制含粗纖維多的蔬菜水果,纖維過多會加重腹瀉的症狀。切忌食用高脂油膩的食物,刺激性食物辣椒等,禁止飲用冷飲。

慢性腹瀉飲食治療:調整好每天的飲食結構,平時的烹飪方法以蒸、煮、燒為主,儘量少油炸,少吃蔬菜,如小白菜、韭菜、捲心菜,少吃生冷的水果,如梨子、鳳梨、芭樂等,因為當人處於腹瀉時,食入上述蔬菜,容易導致中毒,可以服用複合維生素片來補充維生素。禁忌的食物有火腿、醃肉、香腸等再加工食物,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類、咖啡和濃茶等,肥肉、點心等高脂油膩食物也應儘量少使用。

腹瀉會給生活帶來諸多不便,一旦出現腹瀉的情況,應馬上止瀉。可以藥物治療或輸液治療,症狀嚴重時應儘早看醫生,接受治療。若頻繁腹瀉,可能有患上腸易激綜合征的可能。

更多精彩內容請用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39疾病百科官方微信獲取,關注有驚喜哦!

()獨家專稿,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投稿及合作請聯繫:020-85501999-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