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幼稚園 讓孩子自由成長
開欄的話: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幼兒階段是孩子社會生活的開始,這一時期接觸的內容會影響其一生。在這個至關重要的時期,我們該教給孩子什麼?該給孩子提供怎樣的學習環境?《生命時報》將陪您去看看世界各地的小朋友都在學什麼、怎樣學的,以供借鑒。
1 室外都是“危險設施”
位於德國北部布倫瑞克市的雷菲爾德幼稚園是一個公立幼稚園。早晨7點多,孩子們就背著碩大的雙肩背書包走進校園,開始了一天的生活。
幼稚園由兩組平房組成。室外有大片的活動場地:草地、沙地、石頭地……卻沒有看到國內常見的塑膠地。孩子們在這些“危險設施”上活動時膽子很大,登梯爬高一點都不含糊。老師們則站在遠處觀察,並不干涉。
當天下著濛濛小雨,只有10攝氏幾度,但在室外玩耍的孩子卻只穿短上衣、短褲或短裙,頭髮都濕濕的。看有些吃驚,陪同的幼稚園負責人賽維亞·克裡艾博士解釋說,孩子的精力旺盛,活動時容易出汗,穿多了不僅不方便,反而容易感冒。即使在冬天,孩子們也會穿著單薄的衣服體驗這種“殘酷教育”。
2 學校像個大家庭
教學樓佈置一點不奢華,但每個教室就像個“大家庭”,裡面放置著書櫃、玩具櫃等,還有植物角、電腦等設施。地面上鋪上大地毯,孩子可以坐在上面看書,甚至打滾。每個班級都有個有趣的名字,如向日葵班、小象班、小魚班、小鹿斑比班、星星月亮班等。每個教室的牆上,都貼著孩子們的卡通頭像。
克裡艾博士介紹說,德國孩子3歲便可上幼稚園,為期3年。一般採取混齡制,一個班裡從兩三歲到6歲的全有。年齡大的孩子都會當好“大哥哥、大姐姐”,“小弟弟、小妹妹”則會虛心向他們學習。一個班配兩個班主任和一個實習老師。此外,幼稚園會統一配備營養師、心理輔導師和專職醫生等。
孩子入園時,幼稚園會給每位家長一封信,告訴他們孩子將如何度過幼稚園的3年時光。離園時,家長會收到老師總結整理好的大本子,上面貼著孩子所有的美術作品、個人照片及每次活動的回饋等。此外,老師會給每個孩子寫日記,記錄他們幼稚園生活的點點滴滴。每天放學時,老師都會詳細告知家長,孩子這一天的飲食、睡眠、大小便、換尿布以及說出的新詞等各種情況。
3 吃飯、睡覺自己決定
午飯時間,3歲的本尼在餐桌旁左顧右看,就是不吃東西。老師並沒有喂他,而是讓他坐下,用手勢啟發他自己吃飯。直到吃飯時間結束,本尼仍一口沒吃,老師就把飯菜 “沒收”了。
面對疑惑的眼神,克裡艾博士解釋道,德國幼稚園從來不喂孩子吃飯。本尼現在不會自己吃,下次就會了。老師只在必要時給以言語或行為上的鼓勵和暗示。在德國,大人不強迫孩子去做什麼,也不大包大攬,因為那樣可能會抑制孩子“獨立行為”的發展。若老師幫他完成某些事請,日後他就只會做那些別人做過的事,缺乏創造性。而且,幼稚園提供3個午餐時間:中午12時、下午1時和下午2時,孩子可以自己決定何時用餐。
同樣,午睡時,如果孩子在床上躺20~30分鐘還沒睡著,老師也尊重他的意願,可讓他出去玩。
4 教學內容 讓孩子玩得盡興
德國幼稚園沒有統一的教學大綱和教科書,每個幼稚園的教學目標與方案都由幼稚園老師們自主決定。
克裡艾博士強調,在幼稚園,孩子主要的任務就是玩:在玩中學習各種知識,鍛煉各種能力。老師只是觀察者、幫助者,他們的任務是充分發掘孩子的天性,引導他們取得一個個成功。
為讓孩子“玩得盡興”,教學樓內設有很多“小工廠”,如廚房、縫紉室、機械車間、玩具室等,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這裡也有“琴棋書畫”教室,但更多的是“玩藝術”,放置的都是風琴之類可簡單操作的樂器。當然,植物園、“小小動物園”、體育館等也是德國幼稚園的“必備設施”。
每天,孩子們只需在九點半前到達幼稚園。有的孩子到早了,可以在老師的協助下吃自帶的早飯,有的孩子要抱著玩具玩一會,有的孩子玩積木。十點半時,老師會敲一下鈴鐺,孩子們便開始圍坐在一起,分成幾個小組,說話、講故事、做紙工、繪畫等,按照自己的意願玩耍,或由老師給大家讀故事。幾個老師則分別指導各個小組的孩子玩耍。
5 在體驗中 認識社會
3年中,孩子們要不斷的走出幼稚園,瞭解外面的社會。
他們會參觀警察局,瞭解員警是做什麼的,並學習如何報警、遇到壞人時怎麼辦;參觀消防局,跟消防員警們學習滅火知識、火災常識;參觀郵局,看看一封信是如何從家裡到達郵局,又被投遞出去的;參觀市政府,認識市長,看看這個為他們服務的人是什麼樣子……
每週,孩子們還要到“社會大家庭”裡訓練各種技能:如到超市和菜市場,學習如何用錢、怎樣買東西;到花圃認識花草樹木,學種植物;參觀圖書館,學會借書、還書;坐有軌電車,學會記住回家的路線;甚至看馬戲、兒童歌劇和魔術等都列為“必修課”。此外,老師還特別注重喚起孩子的環保意識。帶孩子去森林漫步,接觸大自然;到垃圾處理廠參觀,參與分揀垃圾,懂得減少垃圾的意義等。
一到節日,孩子們也會大展身手:南瓜節時跟老師們一起做南瓜湯;狂歡節時穿好玩的衣服和成人一起遊行;萬聖節時做鬼臉、扮僵屍到大街上嚇唬路人;耶誕節時和家人一同裝飾聖誕樹;聖馬丁節時要跟老師一起糊紙燈,紀念這位騎士聖人;復活節則要做彩蛋,等待復活節兔子帶來的驚喜;母親節、父親節要製作卡片,慰問自己的爸爸媽媽。(青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