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長假後疲勞?適當調節生活節奏吧

國慶長假過後,經過幾天的調整,不知道大家從“疲勞”的狀態中掙脫出來了沒?不過,即使是平時的工作日,很多人也會時刻處於疲勞狀態。慢性疲勞,是現代社會所有人群都具備的症狀之一。

可是,相關方面的研究也不多,還有的人因為疲勞去醫院就診,不過,非但沒有合適的檢查方式,甚至連病症名稱都無從知曉。

首先,疲勞分為三類,分別是精神疲勞、病理疲勞、生理疲勞。

精神疲勞:工作壓力大、與人交往不和諧、夫妻吵架等

病理疲勞:發燒、感到頭重腳輕、肌肉疼痛等

生理疲勞:失眠、情緒低落、缺乏工作激情、注意力不集中等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我們會無緣無故感到疲勞呢?

首先,你要先明白,疲勞很有可能是由於生病。例如,中年人也許是因為抑鬱症,而女性的疲勞則可能是由於荷爾蒙分泌過低而導致的。所以,如果你平時精神很好,而在某一段時間突然覺得疲憊不堪,那麼最好尋求下醫生的幫助。

而如果診斷後沒有發現異常,那麼就要考慮是不是“慢性疲勞綜合征”,具體表現為疲勞、低燒、頭痛等。

不過,現在很多年輕人的疲勞都不是因為疾病,而是睡眠不足、壓力過大、營養不均衡等等引起的。雖然說疲勞可以不藥而愈,但是如果反復出現的話,不妨自省一下:是否經常熬夜?是否壓力太大?是否偏食等等。

最後,39保健編輯提醒,疲勞跟人的心理狀況其實有很大聯繫,平時堅持規律作息,飲食均衡,適當調整生活節奏,適當運動,疲勞即可緩解。特別是現在秋季以及長假過後,更要好好堅持。

()獨家專稿,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投稿及合作請聯繫:020-85501999-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