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養生生物鐘 24小時全攻略

我國中醫的《黃帝內經》中提到:“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晝安,夕加夜甚。”意思是說,患有疾病的人,一天中常會出現早晨病情漸輕,中午病情穩定,深夜病情最重的週期性變化。美國阿肯色州大學的勞倫斯教授也認為:“人體每一個器官都有自己的生理節奏,掌握這些生理節奏的奧妙,就等於找到了防治疾病的辦法。”

這些都提醒我們,養生也要根據生物鐘,養成良好的生活節奏,身體才能健康。人體一天24小時的生物鐘錶現不同,可以有針對性地保養。

1點:進入淺睡階段,易醒。此時人體對疼痛最敏感,一些小隱患會表現出來。比如有人會因後背痛而醒來,可能是頸椎病發作或心臟病的前兆,不可輕易忽視。消化道出血易在半夜(0~2點)發作,此時迷走神經興奮,胃酸分泌增加,加上胃部清空,加劇了消化道損傷。有潰瘍的人如出現心率加快、四肢冰冷、頭暈目眩,甚至便血等表現,應儘快就醫。

2點:肝臟緊張工作。這時是深睡眠期,大多數器官都在休息,肝臟卻是最“興奮”的時候,分解與排出一天的毒素。不少加班的人要注意儘量不喝咖啡、茶等含咖啡因的飲料,餓了喝點小米粥,吃點水果。避免情緒激動,工作兩個小時放鬆半小時。在深睡眠期醒來,會導致整體睡眠品質下降,因此睡前避免飲水過多,以免起夜。

3點:血壓低,脈搏、呼吸次數少。此時是急診科最忙碌時刻。中老年人若在淩晨被憋醒,要警惕心衰的可能。少數糖尿病患者在淩晨3點左右,血糖逐漸升高,導致清晨空腹血糖高。患者可少食多餐,不要吃得過飽。臨睡前1小時左右加餐1次,少量攝入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食物,如一杯牛奶、一小碗稀飯或幾片麵包等,有助於提高夜間胰島素的分泌量和敏感性。

4點:猝死、中風高發。江蘇省人民醫院曾統計發現,該院急診科搶救的30%的心肌梗死、20%的腦卒中患者發病在淩晨4點左右。此時人體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變慢,容易引發血栓。夜晚迷走神經興奮,如果熬夜太久,會導致血壓波動大,引發心肌梗死、腦卒中等。若出現呼吸不暢、肢體麻木、口角歪斜等症狀,應想到心腦血管疾病發作的可能。淩晨4點還是夜間低血糖的高發時刻,表現為出汗、心慌、做噩夢等。胃不好的糖尿病患者睡醒後要留意自身感覺,可在睡前吃點可緩慢吸收的食品,如一杯優酪乳、一份水果、幾塊餅乾等。

5點:陽氣昇華,精神飽滿。這時很多老人已經醒了,如果上廁所太過用力或外出劇烈晨練,容易導致急性心肌梗死或腦出血。所以老人醒來不要急著起床,最好繼續睡一會。起床時先仰臥一會,睜大雙眼,適應由睡至醒的交替過程。然後搓熱手掌“乾洗臉”1分鐘。隨後慢慢坐起,呈半臥位,用手指梳頭100下,持續2~3分鐘。

6點:血壓升高,心跳加快。這時機體已經蘇醒,不妨起床。晨起先喝一杯溫水,促進大腸興奮。老年人可以適度晨練,循序漸進,從小運動量開始。高血壓患者需在此時用藥。

7點:免疫力最強。起床梳洗完畢後,身體完全活動開了,這時吃早餐最合適。老年人可晨練,如打太極拳、做操等,有助於鍛煉筋骨,增加肺活量。

8點:激素分泌旺盛。此時全身各種激素分泌旺盛,記憶力和工作效率非常高,可以整理一天的工作計畫。早餐後1小時吃水果,可讓人充滿精神。

9點:大腦興奮,痛感降低。此時精力旺盛,對痛覺也不敏感,此時是體檢、打針、手術的好時機。上班族可以泡一杯花茶,提升精神。

10點:精力充沛,工作積極。這時的創造力和工作動力非常強,甚至會忽略身體不適。這段時間也是身體吸收的活躍階段,水果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對新陳代謝起到促進作用。上班族可吃點水果,補充大腦所需能量。但此時空氣品質較差,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的人最好不要出門,可坐在窗前曬曬太陽。

11點:人體不易疲勞。此時幾乎感覺不到工作的勞累,但仍要注意每工作50分鐘,休息10分鐘,離開電腦,到窗戶前看看外面的綠樹,做做伸展運動。

12點:精力十足,能量欠缺。人的全部精力都調動起來了,但需要吃午飯補充能量。午餐時間最好在11點半~12點之間。此時對酒精敏感,因此午餐時最好別喝酒。

13點:精神困倦。下午1點左右應該睡午覺,以不超過1小時為宜。午睡最好是躺著,趴著反而更累。午飯後如果立即入睡,會導致消化不良,腹部不適等,可慢走30分鐘,幫助食物消化。此時不適合健身鍛煉,不利於身體休整。

14點:精力消退,反應遲緩。儘量不要在這個時刻開會,因為效率會很低。可做些相對輕鬆的工作。可以喝點較濃的綠茶,不僅有助提神,而且其富含的茶多酚具有抗氧化、降血脂的功能。

15點:工作能力恢復。適合開會、接待重要客人。下午3時左右飲水,可補充因流汗和排尿所散失的水分。久坐的人可起身扭扭腰,按摩腹部,讓水滋潤腸胃。或吃點零食,如蘋果、杏仁等。

16點:關節靈活,血糖升高。經過白天的活動,人體代謝水準較高,能承受較大強度的運動,有條件的人可在此時運動。上班族可做做健身操,因為這時關節最靈活。此時曬太陽,既不太熱,又能促進鈣、磷吸收,增強體質。

17點:喝水的重要時間。人的精力再次旺盛起來,鍛煉效果最好,建議快走或者慢跑半小時。腎臟和膀胱不好的人多喝水,這是一天最重要的喝水時間。

18點:體力達最高峰。晚飯適合在下午6~7點之間吃,注意不要暴飲暴食。因為這時人的敏感度再次下降,對高血糖昏迷等內分泌病症的發作不敏感,容易發生危險。

19點:情緒不穩定。此時血壓波動大,人容易激動,因此要提醒自己心平氣和,也不要安排談判等商務活動。老年人容易出現腦出血,應避免情緒波動。這時喝紅茶有降血脂、助消化的功效,而且發酵茶的咖啡因含量低,對睡眠影響小。

20點:思維非常敏捷。晚8點後少喝水,避免半夜頻頻起夜。但可以喝一點牛奶,既可補充營養,又能安然入睡。高血壓患者可適時服用擴血管藥和利尿藥,可防夜間發生急性左心衰。

21點:一天中最佳的記憶時間。上班族和學生可以在此時創作、背書。也可以泡泡腳,有利於促進血液迴圈。泡腳水溫以40℃為宜,時間為半小時左右。

22點:大部分生理功能趨於低潮。呼吸逐漸減慢,體溫和激素分泌水準都開始下降。因此最好在晚十點半左右上床,能很快入睡。睡前可以用熱毛巾敷臉,少用手機和電腦,否則容易使大腦興奮,難以入睡。

23點:細胞修復工作開始。此時人體陽氣微弱,逐漸進入深度睡眠,一天的疲勞開始緩解。

24點:氣血處於一天中的最低值。身體各器官都開始休眠,最需要休息。因事不能睡覺,也一定要用喝茶、按摩等方式減輕對身體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