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10種吃了有風險的鮮豔食物
五種不能新鮮吃的食物
鮮木耳
含有一種卟啉的光感物質,食用後若被太陽照射可引起皮膚瘙癢、水腫,嚴重的可致皮膚壞死,若水腫出現在咽喉黏膜,會出現呼吸困難。幹木耳是經曝曬處理的成品,在曝曬過程中會分解大部分卟啉,而在食用前,幹木耳又經水浸泡,其中含有的剩餘毒素會溶于水,使水發的幹木耳無毒。
海蜇
新鮮的海蜇含水多,皮體較厚,還含有毒素,只有經過食鹽加明礬鹽漬3次(俗稱三礬)使鮮海蜇脫水3次,才能讓毒素隨水排盡。三礬後海蜇呈淺紅或淺黃色,厚薄均勻且有韌性,用力擠也擠不出水,這種海蜇方可食用。到海蜇產地旅遊,會遇到兜售不經處理或只經1至2次鹽漬處理的海蜇,你可千萬別去品嘗或選購。
鮮黃花菜
又名金針菜,未經加工的鮮品含有秋水仙堿,秋水仙堿本身無毒,但吃下後在體內會氧化成毒性很大的二秋水仙堿。據實驗推算,只要吃3毫克秋水仙堿就足以使人噁心、嘔吐、頭痛、腹痛,吃的量再大可出現尿血或便血,20毫克可致人死亡。幹品黃花菜是經蒸煮加工的,秋水仙堿會被溶出,故而無毒。
鮮鹹菜
新鮮蔬菜(蔬菜食品)都含有一定量的無毒的硝酸鹽,在醃制過程中,它會還原成有毒的亞硝酸鹽。一般情況下,醃制後4小時亞硝酸鹽開始明顯增加,14至20天達高峰,此後又逐漸下降。因此,要麼吃4小時內的醃鹹菜,要麼就吃醃制30天以上的。亞硝酸鹽可引起青紫等缺氧症狀,還會與食品中的仲胺結合形成致癌的亞硝胺。
桶裝水
市售的桶裝水,無論是蒸餾水、逆滲透水、礦泉水及其他純淨水,在裝桶前大多要用臭氧做最後的消毒處理,因此在剛灌裝好的桶裝水裡都會含有較高濃度的臭氧。對人而言臭氧是毒物,如果你趁新鮮喝,無疑會把毒物一起攝入。若將這些桶裝水再放1至2天,臭氧會自然消失,這時再喝就無飲毒之慮了。根據規定,生產的桶裝水必須經檢驗合格後方可出廠,而這個過程需48小時,故而喝按規範檢驗出廠的桶裝水才是安全的。
五種顏色太豔不能吃的食物
太白的口蘑、蓮藕
新鮮的口蘑運輸中易磕碰,一般不會呈均一的純白色,而是米白色,有碰傷處則呈淺褐色。顏色太白太亮的口蘑可能浸過螢光增白劑,購買時最好選帶有一點土,菌體不光滑有一點鱗片,根有點褐變的。與之類似的還有蓮藕,蓮藕也易變色影響“賣相”,有些商販會用稀亞硫酸溶液進行漂白,很多顧客只注重蓮藕的外觀是否光潔,因此“上當”。
太綠的海帶
剛撈出來的海帶,晾乾以後顏色會偏黃褐色。顏色太綠的海帶可能用硫酸銅(或鹼性品綠)溶液泡過。相對來說幹海帶可能更安全一些,購買時儘量挑幹一點的、表面有白色粉末結晶物,別選顏色太綠的海帶。
過白的開心果、鳳爪
還有一些零食比如開心果和鳳爪,也會遭遇這樣的“漂白門”,分別可能是用了雙氧水或者是堿水浸泡漂白。建議在買之前看一看顏色是不是白的不太正常,聞一聞有沒有刺激性的氣味,長期食用漂白的食品,裡面殘留的漂白性成分會對腸胃產生刺激性傷害。
太紅的熟食
一塊新鮮的肉熱水煮開後下鍋,不加過多的調料,成品表皮一般顏色比較深,呈灰色。賣相紅嫩的熟食類肉製品可能是添加了亞硝酸鹽。適量的亞硝酸鹽是被允許添加到預包裝食品如火腿中的,主要起防腐增色的作用,但它並沒有允許添加到熟食類肉製品中,使用了亞硝酸鹽的熟食類肉製品從裡到外都呈紅色,口味也很類似火腿腸,挑選時要多注意。
兩面黑的木耳
黑木耳正面應是黑褐色,背面灰白色;地耳則是正面為黃褐色,若購買時發現木耳兩面都呈黑褐色,可能是硫酸鎂浸泡過的。黑木耳的味道很自然,有股清香味,而摻假木耳有墨汁的臭味。此外,真木耳嚼起來清香可口,而經過硫酸鎂浸泡過的木耳又苦又澀,難以下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