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健康

古代官場“潛規則”甘願獻妻!

本文講的是南宋時期的官場潛規則,其實,這也是歷史上的官場潛規則了,上至南宋以前,下至今日官場,為求進步獻妻獻妾獻小三的從來就沒有停息過。本文要講的是南宋時期,有個叫程松的,為討權臣韓侂胄的歡心,甘願將自己小妾獻出,並為其取名松壽,取祝願韓侂胄長壽之意。

宋朝在我國歷史上是第一個由文人主導的朝代。由於歷代皇帝均刻意提倡文事,選拔孔儒出身的官員,所以官場的文化氣息非常濃郁,很多官員同時也是享譽一方的學者,極富名望的詩人。

可這些飽讀詩書的風雅之士為官,卻沒能消除歷代官場奔競阿諛的痼疾,此類風氣有增無減。

早在宋初,太祖朝的名宦陶穀,堪稱文壇好手,曾曆仕後晉、後漢、後周三朝。宋太祖趙匡胤受禪之時,因沒有來得及準備禪文,正焦慮間,置身階下的陶穀趕忙從懷中掏出早已準備好的禪讓詔書,交給趙匡胤化解危機,陶穀此舉,無疑是希望借機博取上位而已。

又如當時科舉出身的宰相馮道,則更是經歷四個朝代,且代代顯達,至其死後仍遭人嘲諷,認為其足已與孔子同壽。

從宋朝第三任皇帝宋真宗時起,官場奔競惡習全面抬頭,致使真宗皇帝不得不于咸平二年(999)專門下詔,令百官比周奔競有弗率者,禦史台糾之。但是此法並沒有能夠遏制住這股勢頭。

及至宋神宗時期,有一大批官僚,借著變法之機,附和新法,投靠執政的王安石。史書記載說,當時的官員們找王安石辦事,有日至而夜不出者,有間日而至者,有安石據廁而見之者。

有個叫崔公度的小官,為得到升官機會,特獻《熙甯稽古一法百利論》一文以邀功,甚至王安石上廁所亦尾隨,輕執安石衣服尾帶,王安石大惑不解,他反倒落落大方言道:相公帶有垢,敬以袍拭去之爾。真是無恥至極。

到了宋哲宗元佑以後,官場的奔競習氣更是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蔡京東山再起,以童貫為背景。王黼官居相位,以梁師成為後臺。王安中作詩吹捧梁師成,師成讀之,大喜,薦之於上,不數年,登禁林,入政府。李邦彥因為討好宦官而平步青雲,直至拜相。

南宋時,宋高宗朝的權臣秦檜,孝宗朝的權臣趙汝愚,光宗、甯宗朝的韓侂胄,以及後來的史彌遠、賈似道等人,無一不是官員們爭相投靠的對象。

特別是秦檜執政時,很多官員入其門庭,凡投靠者以皋、夔、稷、契為不足,必曰元聖。秦檜則來者不拒,開門受賄,富敵于國,外國珍寶,死猶及門。

而韓侂胄時期,有官員為了巴結他,不惜學狗叫。有個叫程松的,為討韓侂胄的歡心,甚至甘願將自己小妾獻出,並為其取名松壽,取祝願韓侂胄長壽之意。

更為滑稽的是,整個宋朝,因為奔競,官員們還發明了不少新的官場專用語。托身之初,腹心盡布,這叫作納忠;被用之始,先加約束,這叫作受記;前出某氏之門,一不滿意,又轉而之他,這叫作投換;陰與之合,而陽背之,以陷害異己,使之不測,則叫作擺蹤。總之,趙宋一朝,諸如此類的荒唐言行,數不勝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