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中醫治療血栓性靜脈炎偏方大全

水蛭大黃膏治血栓性靜脈炎

【功能主治】清熱除濕,逐瘀消腫,散結鎮痛。主治急性血栓性淺靜脈炎。

【偏方組成】水蛭、大黃、沒藥、乳香、桅子各50克,僵蠶40克,紫草、冰片、生甘草各30克,黃柏25克。

【用法用量】將上藥共研細末,過80目以上篩,越細越好。根據紅腫面積大小,取適量藥末加適量蜂蜜調成較稠的膏劑,敷貼於紅腫處,上蓋油布或塑膠布,再用繃帶或膠布固定。每日外敷16~20小時,治療1周為1療程。

【病例驗證】林某,男,54 歲。訴左小腿腫脹疼痛逐漸加重3天。檢查:左小腿內側中下部紅腫,紅腫下部及兩側淺靜脈極度充盈,呈團塊狀。紅腫處皮溫高,有觸痛,中央可觸及一杏核大小較硬包塊。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詢問病史,有下肢靜脈曲張病史20年。診斷為急性血栓性淺靜脈炎。用複方水蛭膏外敷,3天后紅腫消退,包塊縮小 2/3,繼敷4天,紅硬痛性腫物消失。

乳香沒藥治血栓性靜脈炎

【功能主治】通經止痛,活血軟堅。主治胸腹壁血栓性淺靜脈炎。

【偏方組成】乳香、沒藥、山慈姑、薑黃各15克,當歸12克。

【用法用量】將上藥共研細末,醋調外敷,每晚1次。

【病例驗證】謝某某,男,44歲。自述無明顯誘因感腹壁不適,觸摸有索條狀硬物,壓痛,伸屈活動時疼痛加劇。診為腹壁血栓性淺靜脈炎。用此方調敷,每晚1次,1周後索條變軟,疼痛減輕,4周後諸症悉除。

茵陳赤小豆湯治血栓性靜脈炎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芳香化濁。主治血栓性靜脈炎。

【偏方組成】茵陳30克,赤小豆、苦參各12克,炒薏仁24克,炒蒼術,澤瀉、防己、炒黃柏、木通、佩蘭、白蔻各9克,生甘草3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服。

【病例驗證】江某,女,42 歲,工人。患者左腿腫脹、疼痛、發熱、臥床不起已半月之久。經過治療而未效。左下肢自膝關節腫至足背,較健肢粗5.5釐米,小腿肚緊韌,壓痛明顯,皮膚灼熱,其色深紅,沉重,納呆食少,口幹不欲飲,舌苔白膩,脈象滑數,小便短赤。診斷為血栓性靜脈炎。治宜清熱利濕、芳香化濁,佐以活血通絡。擬用“茵陳赤小豆湯”。服藥6劑,發熱頓減,小便增多,腿腫略減。‘後又連進12劑,腫脹疼痛大減,飲食增進,舌苔悉退。但小腿肚仍緊韌發硬,壓痛明顯。再以原方加牛膝 12克,炒地龍12克,赤芍15克,忍冬藤30克,繼服。共治療兩月餘,症狀消失,行動自如而痊癒。

益母草丹皮治血栓性靜脈炎

【功能主治】清絡泄熱,涼血化瘀。主治急性血栓性深靜脈炎。

【偏方組成】益母草60~100克,紫草、赤芍、丹皮各15克,紫花地丁、生甘草各3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服。同時外敷大黃糊劑:用生大黃粉500克,玉樞丹(即紫金錠)10克,麵粉等量,以溫水、稀醋調勻如糊,塗敷患肢。包裹,隔日換藥1次,一般外敷3~5次。

【宜忌】治療期間患肢平放,不宜抬高。裡熱或肢體腫痛未緩解者不宜過早套用彈力襪,不宜過早應用益氣助陽藥、溫性活血藥和血管擴張藥。腫退或放鬆軟後可逐步進行功能鍛煉。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患者60例,其中治癒49例,有效11例,總有效率100%。

銀花玄參治血栓性靜脈炎

【功能主治】清熱燥濕,活血解毒。主治靜脈血栓形成。

【偏方組成】銀花、玄參各45克,苡仁、黃芪、當歸、水蛭各30克,黃柏、蒼術各15克,全蠍10克、蜈蚣3條、甘草5克。

【用法用量】上藥加水1000毫升,煎10分鐘過濾,再加水500毫升,煎15分鐘過濾,三煎加水300毫升,煎20分鐘過濾,三煎濾液混勻,約1000毫升。每日1劑,分3次口服,15天為1療程。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43例靜脈血栓形成,臨床治癒26例,顯著好轉10例,好轉5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5.35%。療程最短16天,最長200天,平均63天,平均服藥57.6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