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味精吃多容易致癌應怎麼避免

味精一直被用於食物提鮮,但是有研究表明當它被加熱到120℃時,谷氨酸會變成致癌物質焦谷氨酸鈉。食療營養專家表示,味精使用不當會產生不良後果,對人體健康產生副作用,因此在烹調味精時有幾個忌。

味精身陷“致癌門”

據瞭解,根據1992年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調查發現,只有部分人對味精有過敏反應。他們又利用白老鼠做試驗,發現只有部分白老鼠攝取味精後,帶有癌細胞和腫瘤。溫度超過120℃,味精便會生成致癌物質——焦谷氨酸鈉;通過小白鼠實驗發現,食用大劑量味精會使視網膜變薄。

發現,現在有不少人生活科學節約,外出就餐時吃不完的食物都打包帶回。第二天放進微波爐中高溫加熱,由於微波爐的加熱高溫一般在280℃度左右,因此,高溫下會有一定比例的味精生成焦谷氨酸。

味精要等熄火後加高溫加熱易產生焦谷氨酸鈉

另外,即使不是微波爐高溫加熱,常規用油煎炸加過味精的食物,也容易產生焦谷氨酸鈉。認為,將油倒入鍋中加熱,一旦鍋中油出現浮動,油溫已達150℃度,如果有些小煙冒出,油溫已達180℃度,如果冒出大煙,那麼溫度已達220℃度。

因此,對於一些食物中本身就含有味精的話,那麼一旦遇到這麼高溫度的油,必會產生焦谷氨酸鈉。建議,味精最好也應等菜煮好熄火後即時加入,因為這樣也能更好地保持味精的鮮味,在這種情況下焦谷氨酸就更不會產生了。如果含有味精的菜飯需要加熱,那麼可以放入蒸鍋中薰蒸,因為蒸鍋中薰蒸的溫度不足100℃度。

使用味精的五忌

一忌高溫使用

烹調菜肴時,如果在菜肴溫度很高的時投入味精就會發生化學變化,使味精變成焦谷氨酸鈉。這樣,非但不能起到調味作用,反而會產生輕微的毒素,對人體健康不利。科學實驗證明,在70℃-90℃的溫度下,味精的溶解度最好。

所以,味精投放的最佳時機是在菜肴將要出鍋的時候。若菜肴需勾芡的話,味精投放應在勾芡之前,根據高溫不應放味精這個道理可以得知。

二忌低溫使用

溫度低時味精不易溶解。如果您想吃拌菜需要放味精提鮮時,可以把味精用溫開水化開,晾涼後澆在涼菜上。

三忌用於鹼性食物

在鹼性溶液中,味精會起化學變化,產生一種具有不良氣味的谷氨酸二鈉。所以烹製鹼性食物時,不要放味精。如魷魚是用堿發制的,就不能加味精。

四忌用於酸性食物

味精在酸性菜肴中不易溶解,酸度越高越不易溶解,效果也越差。第五忌:投放過量。過量的味精會產生一種似鹹非鹹、似澀非澀的怪味,使用味精並非多多益善。一般情況下,每人每天食用味精不宜超過6克,否則,就可能產生頭痛、噁心、發熱等症狀過量食用味精也可能導致高血糖。老年人及患有高血壓、腎炎、水腫等疾病的病人應慎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