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抗暑警惕會出“大事”
天氣越來越熱。烈日越來越毒,隨著高溫天氣的來臨,中暑的人也越來越多,如何抗暑也成了大家關注的問題,因為如果不注意的話,那麼對身體的危害也將會是非常大的,那麼應該怎樣抗暑呢,以及抗暑有哪些誤區呢?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人通常以為的防中暑“妙招”其實是錯招,不僅不防暑,反而容易導致中暑。專家提醒,防暑的第一要務是:避免長時間處於高溫、高濕、曝曬或封閉的環境。
天氣熱,人體的自然反應就是出汗散熱,然而許多消暑法卻是反其道而行,利用快速降溫、冰鎮的方法阻止皮膚發汗。
但看在中醫眼裡,以下這七種最常見的「錯誤消暑法」不但消不了暑,反而會讓人因為無法散熱而中暑,甚至影響血液迴圈、重創人體陽氣。
【衣】大熱天打赤膊?
應該穿著排汗透氣的輕薄衣物,而不要打赤膊,因為流汗後直接吹風,會讓毛細孔迅速收縮,濕氣與熱氣會悶在身體裡無法排出。
男生總喜歡在酷暑打赤膊圖涼快,不過依中醫的觀點,打赤膊吹風容易受寒,毛細孔急速收縮,反而讓濕熱都悶在體內,更容易中暑。
覺得很熱時,可以用冷水輕輕拍在手腕內側動脈經過的地方、降低血液溫度,或是用濕毛巾擦拭身體,不要直接用冰塊冰敷或打赤膊。
【浴】身上流汗很熱,直接沖冷水澡?
事實上,大汗淋漓時用冷水“沖涼”會使全身毛孔迅速閉合,使得體內的熱量不能散發而滯留體內,從而易引起各種疾病。
應該先把身上的汗擦乾、按摩全身,讓毛細孔稍微收縮之後,再用冷水慢慢潑在身上,等到適應水溫後才能開始洗冷水澡。
洗冷水澡其實有益健康,但是要注意洗的時間與方式,千萬不能在身體發熱冒汗的時候就直接沖冷水,寒氣會順著大開的毛細孔進入身體,有人因此生病發高燒,或是心臟無法承受。
就像去游泳一樣,洗冷水澡也應該漸進、讓身體慢慢適應水溫。「洗冷水澡其實對身體很好」,洗冷水澡時,先把身上的汗擦乾,讓毛細孔稍微收縮,接著按摩全身,慢慢把冷水一點一點地拍在身上,直到身體適應水溫後才開始沖澡。
另外,也可以選擇溫水浴,因為洗溫水浴散熱更快,而且浴後會讓人感覺通體清爽。
【發】洗完頭髮讓它自然幹或用電風扇吹?
應該用溫熱的風把頭皮吹幹,否則頭皮會變得很軟,不但令人覺得頭昏、沉重,還會影響到呼吸系統。頭部吹風受寒也會導致頭痛。
「洗完頭髮一定要用熱風吹幹頭皮,不然長久下來頭皮含水,摸起來會軟軟的。」
這種情形在過敏性鼻炎患者的身上尤其常見,許多患者除了鼻子不舒服外,還會覺得頭皮濕濕的、好像有一條濕毛巾裹在頭上一樣,甚至還會頭昏、頭痛、精神不集中;一問之下,這些人洗完頭髮都沒有用熱風吹幹的習慣。
中醫認為頭部是「諸陽之會」,吹冷風受寒的話,頭皮毛細孔會收縮,會導致筋絡不通,「不通則痛」。因此,無論你的頭髮是長是短、是多是少,洗完頭髮後都要用熱風把頭皮吹幹。
【眠】睡地板比睡床涼快?
應該睡在離地面至少30公分的床上,避免受到地板寒氣、濕氣侵襲,呼吸系統也比較不易被地上的灰塵影響。如果很熱,可以在床上鋪涼席。
接近地面會有寒氣、濕氣,例如快要下雨時,會覺得家裡地板有點濕濕的;寒氣、濕氣在淩晨時最強,然而這時人的體溫卻最低,睡在地板上容易受寒。
如果已經中暑,就更不該睡在地上,因為毛細孔受寒會收縮、汗排不出,中暑症狀會更嚴重。
從西醫的角度來看,地面會堆積灰塵,床鋪最好距離地板至少30公分,比較不會因吸入灰塵而過敏。
要是覺得熱,可以在床上鋪涼席,冷氣只要開1小時就好,免得過敏加劇;電扇不要直吹,打開窗戶讓空氣對流,也會比較涼爽。
【室】在密封的室內潑水降溫?
很多人喜歡在室內潑水降溫。事實上,用潑水的方法,的確會使水汽蒸發,帶走一些熱量,因此,剛潑完水時,室內氣溫會暫時下降。
但是,如果室內通風透氣不好,空氣不流通,在地面上潑水,蒸發的水汽難以向外散發而滯留在空氣中,就會使室內空氣濕度不斷增大。
而且,時間稍長,室內氣溫又會上升,這時,就會使人感到室內更悶熱,從而引發中暑。此外,由於夏季溫度高,水分蒸發快,室內的細菌和塵埃隨著水汽進入空氣中,使空氣比潑水前更混濁。
因此,夏季在封閉的室內潑水降溫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在室內潑適量的水進行降溫的時候,要打開門窗,使得空氣流通,最好打開風扇加快空氣流通。
或者,可採取用臉盆置水的方法進行空氣增濕降溫,但要注意臉盆的水要每日一換。
室內空調保持低恒溫是錯誤的
在高溫天氣,很多人認為在室內把空調開得越低越舒服,因此,不管外面溫度多高,室內溫度一直保持在很低的一個「恒溫」。
可是,事實上,空調開得過低,會使室內室外溫差過大,容易使人中暑。這也是很多銷售人員中暑的原因,因為他們經常要在溫度很低的空調環境和室外的高溫環境之間來回切換。不斷調節居室溫度,可使人逐漸適應溫度的較大變化,不至於經常感冒或患其他疾病。
居室溫度的變化幅度,應控制在3攝氏度到5攝氏度之間。
日頭赤炎炎,城市就像是一顆燒燙燙的「火紅烤蕃薯」。然而,運用錯誤的方式來對抗炎夏,有可能加重熱傷害,以下是抗暑五大誤區:
錯誤一:沒曬太陽,不會中暑
中暑與高溫度、高濕度有關,尤其是對體溫調控差的年長者及嬰幼兒來說,即使在室內不出門,沒曬到太陽,也有可能因氣溫過高而中暑,一定要善用冷氣、電風扇來降低室內溫度,注意適當的水份補充,讓身體有足夠水份可以散熱,避免體溫過高。
更要避免把年長者、小孩,留在沒有空調的車子裡,因為夏天車內的高溫,遠遠比戶外更酷熱,若有頭暈目眩、冒冷汗、頭痛,表示已有中暑現象。
錯誤二:曬傷可以擦蘆薈
已經曬傷的皮膚,皮膚會很脆弱,倘若使用蘆薈引起過敏,發炎會更厲害。
如果只是輕微曬傷,可先沖冷水降溫來減低局部疼痛,曬傷面積大時,應就醫治療。若是怕皮膚變黑的女性,待曬傷的皮膚狀況穩定後,可使用衛生署核可的美白成分保養品,如:熊果素來加強美白,避免皮膚變黑。
錯誤三:曬出水泡,弄破好得快
一旦曬出水泡,會讓疼痛感加劇,但絕對不能自己把水泡弄破,以免造成感染而增加治療的難度。
正確的方式是到皮膚科就診,讓醫師用無菌的針及針筒,把水泡內的組織液吸出來,保留水泡外的皮膚,並使用外用藥來治療。
錯誤四:喝啤酒超消暑
啤酒喝起來很清涼,也有利尿的效果。但是啤酒會讓尿酸增加,有可能加重泌尿道結石,喝啤酒消暑,還不如喝檸檬水、蔓越莓汁更好。
夏天時,人體出汗較多,消耗也較大。如果這時再不斷地喝啤酒,由酒精造成的‘熱乎乎’的感覺會不斷持續,口渴、出汗現象會更加厲害。因此,想通過大量喝啤酒來解暑的做法根本不靠譜,相反夏季喝啤酒,還是應該適量。
錯誤五:汗流浹背可瘦身
人類流汗是為了調節體溫,只要再喝個水,流汗失去的體重又會再回來,因此,不必為了要瘦身,刻意在大太陽下做戶外活動,以免中暑。
若有瘦身的需求,宜在室內有空調的環境中,或是在清晨、傍晚氣溫比較低時做運動,只要運動強度夠,就會有瘦身的效果。
有中暑徵兆怎麼辦
發現有先兆中暑和輕症中暑表現時,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離引起中暑的高溫環境,選擇陰涼通風的地方休息;並多飲用一些含鹽分的清涼飲料。
還可以在額部、太陽穴上塗抹清涼油、風油精等,或服用藿香正氣水等中藥。
出行防曬要記牢
在炎熱的夏季,最好不要在上午10點至下午4點時在烈日下行走。如果此時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最好塗抹防曬霜。此外,防暑降溫藥品,如十滴水、仁丹、風油精、藿香正氣水等一定要備在身邊。
別等口渴才喝水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為口渴表示身體已經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據氣溫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
出汗較多時可適當飲用一些鹽水,彌補人體因出汗而失去的鹽分。另外,夏季人體容易缺鉀,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鉀茶水是極好的消暑飲品。時令蔬菜、新鮮水果,都可以用來補充水分。另外,乳製品既能補水,又能滿足身體的營養需要。
充足睡眠很重要
夏天晝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更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都得到充分的休息。但睡眠時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或電風扇下。
結語:炎熱的天氣一個不小心可能就會導致中暑,這對身體的危害將會是非常大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好防暑工作,上文中也為大家介紹了一些相關事項,相信大家對此應該也有了一定的瞭解,希望本文能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