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忽略這細節竟會中毒致死

當今社會,生活的速度和節奏都漸漸的加快,巨大工作的壓力,飲食習慣的忽略,沒有良好的生活方式,這些不好的習慣都在慢慢的侵蝕著人們的身體健康,而便秘就是其中之一。便秘,是一個人讓人很尷尬也很難啟齒的話題,但是它真的可以危及你的健康,因為它會使大量的毒素堆積在你的腸道內,長此以往,必會危害生命。便秘也分很多種,有些人的便秘是因為不運動,有些人是因為飲食,有些人是因為心理障礙,有些人是因為沒有養成良好的條件反射等等。那麼下面,小編帶大家一起看看,便秘到底是什麼一回事。

什麼是便秘?

便秘是臨床常見的複雜症狀,而不是一種疾病,主要是指排便次數減少、糞便量減少、糞便幹結、排便費力等。必須結合糞便的性狀、本人平時排便習慣和排便有無困難作出有無便秘的判斷。如超過6個月即為慢性便秘。

便秘從病因上可分為器質性和功能性兩類。

器質性

腸管器質性病變 腫瘤、炎症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腸腔狹窄或梗阻。

直腸、肛門病變 直腸內脫垂、痔瘡、直腸前膨出、恥骨直腸肌肥厚、恥直分離、盆底病等。

內分泌或代謝性疾病 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低下、甲狀旁腺疾病等。

系統性疾病 硬皮病、紅斑狼瘡等。

神經系統疾病 中樞性腦部疾患、腦卒中、多發硬化、脊髓損傷以及周圍神經病變等。

腸管平滑肌或神經源性病變。

結腸神經肌肉病變 假性腸梗阻、先天性巨結腸、巨直腸等。

神經心理障礙。

藥物性因素 鐵劑、阿片類藥、抗抑鬱藥、抗帕金森病藥、鈣通道拮抗劑、利尿劑以及抗組胺藥等。

功能性

功能性便秘病因尚不明確,其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

進食量少或食物缺乏纖維素或水分不足,對結腸運動的刺激減少。

因工作緊張、生活節奏過快、工作性質和時間變化、精神因素等干擾了正常的排便習慣。

結腸運動功能紊亂所致,常見於腸易激綜合征,系由結腸及乙狀結腸痙攣引起,除便秘外同時具有腹痛或腹脹,部分病人可表現為便秘與腹瀉交替。

腹肌及盆腔肌張力不足,排便推動力不足,難於將糞便排出體外。

濫用瀉藥,形成藥物依賴,造成便秘。

老年體弱、活動過少、腸痙攣導致排便困難,或由於結腸冗長所致。

便便不報到讓人好憂心

正常情況下,食物殘渣在大腸內形成便便,由大腸控制排便節奏,從而協助人體向外排出毒素。如何判斷自己排便異常屬於便秘範疇?當不排便的持續時間超過3天時,就意味著你可能患上了便秘。按照症狀不同,一般我們將便秘分為習慣性便秘和偶發性便秘兩種類型。

便便不按常規報到,讓人好憂心,好煩惱!當毒素存於人體之內,不但影響脾胃的正常運行,導致大腸傳導失常,還會使腸道發生堵塞事件而誘發便秘。若是發生較久的長期便秘,便便不能及時排出,會產生大量毒素堆積,這些毒素被人體吸收,會繼發腸胃不適、口臭、色斑等其他症狀,導致人體器官功能減弱,抵抗力下降。

便秘不是大病作起來真要命

大多數人認為,慢性便秘不是疾病,或只是一個小病,無需就醫,實際上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在這裡,小編首先普及下腸道的基本常識。腸道是人體中最大的排毒器官,進入大腸的便便中藏匿著400多種細菌,長期便秘使細菌數量急劇膨脹,將身體的內環境污染得一塌糊塗!更可怕的是,這些細菌還會形成致癌物質,誘發大腸癌或直腸癌。

便秘不是大病,但作起來真要命!特別是老年人更要預防便秘,因為便秘是有心腦血管病史老人的致命因素之一。老人在排便時用力過度,往往會引發血壓急劇升高,從而誘發腦溢血、心絞痛和心肌梗死。

別以為年輕人被便秘纏身就無關緊要,對於年輕女性來說,長期被便秘所困擾會導致毒素積聚體內,使皮膚變得粗糙暗淡,讓色斑或痤瘡迅速攻佔面部肌膚,甚至還會加大患宮頸癌的風險。

加拿大的專家還發現,長期便秘讓女性患乳腺癌的幾率大大提升,這與便秘者便便中的一種致突變原有關。經專家測定,這類突變原與目前已知的幾種癌物質有很大的相似之處。當這些致突變原被腸道吸收後,可怕的事情發生了,它們隨著血液迴圈進入十分敏感的乳腺組織,讓乳腺癌發生幾率成倍增長。

所以醫生告誡我們,雖然便秘看似小問題,但千萬別漠視不理。一旦便秘反復纏住你,及時到醫院專科診治,搞清楚便秘原因!不治療或會中毒並引發癌症事件。

預防

建議每天至少喝6杯250毫升的水,進行中等強度的鍛煉,並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每天2次,每次15分鐘)。睡醒及餐後結腸的動作電位活動增強,將糞便向結腸遠端推進,故晨起及餐後是最易排便的時間。

避免進食過少或食品過於精細、缺乏殘渣、對結腸運動的刺激減少。

避免排便習慣受到干擾:由於精神因素、生活規律的改變、長途旅行過度疲勞等未能及時排便的情況下,易引起便秘。

避免濫用瀉藥:濫用瀉藥會使腸道的敏感性減弱,形成對某些瀉藥的依賴性,造成便秘。

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做到勞逸結合。適當的文體活動,特別是腹肌的鍛煉有利於胃腸功能的改善,對於久坐少動和精神高度集中的腦力勞動者更為重要。

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每日定時排便,形成條件反射,建立良好的排便規律。有便意時不要忽視,及時排便。排便的環境和姿勢儘量方便,免得抑制便意、破壞排便習慣。

及時治療肛裂、肛周感染、子宮附件炎等疾病,瀉藥應用要謹慎,不要使用洗腸等強烈刺激方法。

治療

一般治療

便秘患者需根據便秘輕重、病因和類型,採用綜合治療,包括一般生活治療、藥物治療、生物回饋訓練和手術治療,以恢復正常排便生理。重視生活治療,加強對患者的教育,採取合理的飲食習慣,如增加膳食纖維含量,增加飲水量以加強對結腸的刺激,並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如晨起排便、有便意及時排便,避免用力排便,同時應增加活動。治療時應注意清除遠端直腸內過多的積糞;需積極調整心態,這些對獲得有效治療均極為重要。

藥物治療

容積性瀉劑主要包括可溶性纖維素(果膠、車前草、燕麥麩等)和不可溶性纖維(植物纖維、木質素等)。容積性瀉劑起效慢而副作用小、安全,故對妊娠便秘或輕症便秘有較好療效,但不適於作為暫時性便秘的迅速通便治療。

潤滑性瀉劑 能潤滑腸壁,軟化大便,使糞便易於排出,使用方便,如開塞露、礦物油或液狀石蠟。

刺激性瀉劑包括含蒽醌類的植物性瀉藥(大黃、弗朗鼠李皮、番瀉葉、蘆薈)、酚酞、蓖麻油、雙酯酚汀等。刺激性瀉劑應在容積性瀉劑和鹽類瀉劑無效時才使用,有的較為強烈,不適於長期使用。蒽醌類瀉劑長期應用可造成結腸黑便病或瀉藥結腸,引起平滑肌的萎縮和損傷腸肌間神經叢,反而加重便秘,停藥後可逆。

鹽類瀉劑如硫酸鎂、鎂乳,這類藥可引起嚴重不良反應,臨床應慎用。

滲透性瀉劑常用的藥物有乳果糖、山梨醇、聚乙二醇4000等。適用於糞塊嵌塞或作為慢性便秘者的臨時治療措施,是對容積性輕瀉劑療效差的便秘患者的較好選擇。

促動力劑 莫沙必利、伊托必利有促胃腸動力作用,普盧卡比利可選擇性作用於結腸,可根據情況選用。

器械輔助

如果糞便硬結,停滯在直腸內近肛門口處或患者年老體弱、排便動力較差或缺乏者,可用結腸水療或清潔灌腸的方法。

認知療法

重度便秘患者常有焦慮甚至抑鬱等心理因素或障礙的表現,應予以認知療法,使患者消除緊張情緒,必要時給予抗抑鬱、抗焦慮治療,並請心理專科醫師協助診治。

生物回饋療法

可用於直腸肛門、盆底肌功能紊亂的便秘患者,其長期療效較好。生物回饋治療可訓練患者在排便時鬆弛盆底肌肉,使排便時腹肌、盆底肌群活動協調;而對便意閾值異常的患者,應重視對排便反射的重建和調整對便意感知的訓練。訓練計畫並無特定規範,訓練強度較大,但安全有效。對於盆底功能障礙患者,應優先選擇生物回饋治療,而不是手術。

手術治療

對嚴重頑固性便秘上述所有治療均無效,若為結腸傳輸功能障礙型便秘、病情嚴重者可考慮手術治療,但手術的遠期效果尚仍存在爭議,病例選擇一定要慎重。在便秘這個龐大的病症群中,真正需要手術治療的還是屬於極少數。

結語:看了上面這麼多內容,小編覺得,大家還是應該正視起便秘這個不好的習慣,一想到會有大量的毒素堆積在自己的腸道內,是不是會覺得不寒而慄?所以,只有及時的排除體內的毒素,才能夠保持身體內部的清潔,這樣才能擁有健康。小編提醒,如果出現了嚴重的便秘情況,建議大家還是趕緊就醫,不要拖延治療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