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虛氣虛怎麼調理呢?
有許多女性因為身體的緣故,總會出現脾虛氣虛的現象,出現這些症狀的時候,多數人都會表現為容易出汗,晚上容易做噩夢,面色比較蒼白,抵抗力比較差,很容易產生各種疾病,那麼出現脾虛氣虛的時候該如何調理呢?在飲食上都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脾氣不足,運化水穀精微功能減弱,臨床以腹脹,便溏,疲乏為主要表現的證。常見於泄瀉、胃脘痛、腹痛、水腫、痰飲、哮喘、痿證、小兒疳積,以及西醫的慢性胃腸炎、慢性腎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疾病。脾胃同居中焦,脾胃之氣統稱中氣,故脾氣虛證屬於中氣不足範疇。
飲食療法:
(1)益脾餅:白術120克、乾薑、雞內金各60克、熟棗肉250克。將前三味軋細焙熟,共合棗肉,同搗為泥,作成小餅,炭火上炙幹,晨起空腹,細嚼咽之。
(2)蜂蜜100~150毫升,隔水蒸熟後,於食前空腹一次服下,每日2~3次,堅持每日服用。
(3)薏米蓮子粥:薏苡仁30克、蓮子肉(去皮心)30克、冰糖適量。先煎苡仁,繼入蓮子肉,待粥成後加入冰糖,作早點食用。
(4)山藥扁豆糕:鮮山藥200克、扁豆50克、陳皮3克、紅棗肉500克。將山藥去皮切成薄片,再將棗肉切碎,共合均勻後蒸糕,做早餐食之,每次50~100克。
(5)大麥湯:羊肉100克、草果5個、大麥仁50克。羊肉切片後,與草果熬湯,過濾後用湯煮大麥仁,熬熟,加鹽少許即成,亦可在濾汁後與肉同煮食之。
施治要點:
(一)脾與胃互為表裡,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脾升胃降,燥濕相濟,生化正常。故有曰:“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脾氣不足,要在於益氣、健脾、運脾。臨證用藥,以李東垣為代表,用參、芪補氣,二術健運,升柴舉陷,陳皮、木香理氣,用之適宜,效如桴鼓。另外,由於脾虛之證與水濕關係密切,或脾虛失運,水濕內停;或寒濕困脾,脾不健運,由此在治療時,應結合病情,參以燥濕、化濕.滲濕之品,以濕去而脾運顯健。
(二)脾氣虛弱常由飲食失調,或勞倦損傷,或吐瀉太過所致,病屬慢性,病程較長,且經治療後,愈而復發。難於鞏固,因此在健脾益氣、化濕升陽治療後,病情緩解,痛、瀉。利已止,仍不可驟然停藥,需常服用香砂養胃丸之類藥品,調理善後,以利脾氣恢復。
(三)健脾理氣之品,常為辛香性味,且具發散、行氣之功,如木香、厚樸、積殼、陳皮等之類,一則可疏通氣機,治療氣滯諸證,另一則用之不當,又可辛散耗氣,對脾胃氣慮而氣機不暢者,若單的使用此類藥物,或用之太過,反使脾氣進一步受損。因此,治療由虛而痞滿者,應以益氣健脾為主,適當配合理氣藥,更不可濫用苦寒瀉下,否則必然導致痞滿加重,犯虛虛之戒。
出現脾虛氣虛的時候,應該及時進行治療,飲食上多吃一些補氣健脾的東西,不要吃生冷性涼的食物,太過油膩辛辣的東西,最好也不要吃,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最好養成每天定期鍛煉的好習慣,這樣可以有效調理身體,提高身體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