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拔罐

第一次拔罐冒汗暈厥是怎麼回事

第一次拔罐冒汗、暈厥是暈罐

中醫師指出,一名黃姓女子一向有強烈經痛及貧血的困擾,親友認為她是體內瘀血循環不良,造成血液生成障礙,提議幫她採用「拔罐」療法活血化瘀,初次拔罐卻因緊張、疼痛而出現了冒冷汗、暈厥的情況;這便是典型「暈罐」現象。

醫師解釋,暈罐與針灸暈針原理相似,往往因患者緊張或身體虛弱勉強拔罐;處理的方式則應先將罐子取下,喝杯溫水,讓患者平臥,即可慢慢恢復。

雖然在針灸古籍中,有所謂「暈針必效,氣血交泰」的記載,表示在暈針與蘇醒期中,全身神經均經由大腦皮質給予通盤的調整,病痛因而解除。但臨床上對此說法仍有保留。

醫師提到,因為器材容易取得,讓拔罐成了民間保健的DIY運動;這種常見於中醫的療法,因為具有非侵入性、操作方便的優點,帶動坊間師徒相授的風潮。但之前一則「男子疑背痛拔罐致命」新聞披露後,引起民眾對拔罐安全性有了疑慮。

醫師解釋,簡單來說拔罐算一種「先破壞再建設」的治療方式,主要作用是刺激舊病灶,啟動身體回饋機能,來達到自我療能的效果,適合於結實體質或舊病灶經久不愈者。

倘若運用於受傷的急性期,讓局部再度發炎,則可能造成二度傷害;最常見是剛挫傷或急性腰扭傷不久後,直接於患部拔罐,加深病情。拔罐有「宣瀉氣血」的功能,虛弱體質者慎用。

醫師提醒民眾,謹記「急性期、過敏期、行經妊娠期三不拔」原則,特別是有左後背疼痛(疑似心絞痛病兆)、心血管病史、血友病、孕婦、高熱痙攣及老人、幼童,都應避免,並避開肌肉少的部分。民眾應諮詢合格中醫師,瞭解自己是否有潛在風險;同時可配合藥物、針灸等療法齊治。

拔罐的注意事項和禁忌

1、飽腹、空腹都不宜拔火罐操作。

2、拔火罐前要先排淨大小便。

3、同一部位,不能天天拔火罐。

4、拔罐的斑痕,未消退前,不可再拔罐等。

5、女性的月經期及其他出血症部位,不可拔罐。

6、拔火罐後不要馬上洗澡,尤其是冷水澡。

7、高熱、抽搐、痙攣等情況不宜拔罐。

8、皮膚過敏或潰瘍破損處不能拔罐。

9、肌肉瘦削或骨胳凹凸不平及毛髮多的部位不宜應用。

10、孕婦腰骶部及腹部均須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