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孩子這個病小心是遺傳!

一位媽媽的問題讓人非常吃驚:她的孩子有一個壞習慣,如果考試考得不好就會發火、失眠,甚至有一次把考卷撕碎吃掉。不久前,孩子對媽媽說:“我天天都很累,是不是死了就可以不要那麼辛苦了?”這句話觸動了媽媽的神經,開始反省自己。

這位媽媽說:“過去,我是家中唯一的孩子,父母每天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我身上。現在想起來,我成了我媽媽的化身,想的都是怎麼讓孩子多學一點。有時候白天上班時,我也會一陣沉默,同事很奇怪,其實那時我正在想,前一晚給孩子講解的題目有沒有講清楚。”心理諮詢師表示,這就是典型的焦慮“家族遺傳”。

心理學家調查發現,幾乎所有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都有自己成長的烙印。焦慮,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可能也有類似的代際傳遞。“很多時候,父母是如何把我們撫養長大的,我們也會如何把孩子撫養長大。”專家進一步解釋,當代孩子的祖父母輩都經歷過動盪的年代,祖父母輩是缺乏安全感的一代。缺乏安全感勢必會引起焦慮,而這種情緒,同樣也會傳達給父母這一代。

尤其是母親,是孩子安全感的主要來源。但是現代的母親不僅面臨家庭育兒的壓力,還要應對工作壓力。如果母親對自己的工作並不那麼滿意的話,那麼就會更焦慮,希望孩子能比自己做得更好。

按照社會學和教育學的原理,在孩子2歲以前,母親的角色就是“奉獻”。根據科學家的觀察,孩子在1歲的時候就能夠讀懂母親的情緒了,而當母親童年沒有建立起足夠的安全感,又在成年後面臨各種競爭,就更加無法把穩定的情緒傳給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