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寶寶出牙的注意事項
長牙是嬰兒生長過程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通常過程很順利,但有些嬰兒長牙時可能會出現一些症狀如發燒、拉肚子、脫水現象、流口水、皮膚起疹及腸胃不適等。所以當嬰兒長第一顆牙的時候,父母親是既欣喜又擔憂。那麼,1歲寶寶出牙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讓我們通過以下文章內容詳細的瞭解一下吧。
1.口腔清潔及預防工作:
長牙後更容易造成溢奶及食物殘渣的堆積在口腔內,一旦嬰兒長牙之後,會造成蛀牙的細菌──所謂的變形鏈球菌可以在嬰兒口腔中生存繁殖,所以家長一方面應注意嬰兒口腔的清潔工作,于每次餵奶完畢後,用紗布或大棉棒沾冷開水清潔,一歲左右則可用牙刷或指套牙刷將嬰兒口腔清潔乾淨。另一方面儘量不要讓嬰兒含著奶瓶入睡,一歲以後不要在孩子睡前或夜裡餵奶,以免日久之後容易造成奶瓶性蛀牙。
2.跌倒撞傷:
嬰兒新長出的牙齒及牙床組織仍然稚嫩,加上孩子學爬,學走探索這個世界時,如不小心跌倒,極容易撞傷牙齒或造成牙齒脫落,所以不要讓孩子獨自在學步車、秋千,或娃娃推車上,最好擺在遊戲床(play pan)裡玩耍。
3.
有些家長會擔心吸食奶嘴或手指是否會對牙床發育有不良的影響。其實嬰兒有強烈的吸吮欲望,單單吸奶瓶往往無法滿足其欲望。吸食之頻率、強度以及習慣持續的長短是決定其是否對口腔結構有影響。奶嘴習慣最好能在2歲以前將之戒除,大部份孩子在4、5歲入學時會自動停止吸手指的習慣。超過5歲等,如孩子願意停止此習慣則經由褒獎及鼓勵等心理建設來改善,若仍不成功才考慮使用矯正器予以幫助。
4.甜食之攝取:
4個月大的嬰兒已可開始攝取副食品,應儘量保持食物之原味,不必添加調味品,尤其是含糖又容易沾黏牙齒之食物應愈晚接觸愈好,所謂愈晚嘗到甜頭愈不易蛀牙。起司、新鮮水果、核果等是不錯的零食,果汁大部份含有糖份應稀釋飲用。餅乾,糖果,含糖乳酸飲品等應限時限量供應。最好餐後再吃既不影響正餐又可達到解饞的目的。
1歲寶寶出牙的注意事項有哪些?相信您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1歲左右就可以每半年帶孩子給牙醫檢查口腔,一方面讓孩子熟悉牙科環境,將來不至於害怕看牙醫,另一方面牙醫可給予不同階段之口腔衛生指導及飲食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