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疾病

經期出血 或是功能性子宮出血

功血臨床上可分為兩類,即無排卵型和有排卵型功血,患者中70%與無排卵有關,20%見於青春期,50%以上發生在45歲以上的婦女,其餘見於育齡期。

正常月經週期有賴於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系統調節,大腦皮質控制下丘腦的功能,機體內任何因素干擾了此系統的完整性,均可導致功血。精神過度緊張、環境和氣候改變,營養不良,勞累過度或代謝紊亂等因素,均可通過大腦皮質影響下丘腦—垂體—卵巢軸,使子宮內膜反應異常,其組織學變化失去規律性,可以是從增殖期到分泌期的任何一個階段的改變。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者大部分為無排卵性出血,卵泡有某種程度的發育並持續存在,但不能排卵也無黃體形成,長期受雌激素作用的子宮內膜以破綻出血或消退出血的形式出血,量的多少,持續時間長短都不確定。

功血常見於卵巢開始成熟的青春期和卵巢開始衰退的更年期。青春期時由於丘腦下部週期中樞的成熟障礙,不能引起象正常月經那樣的中期LH高峰,卵泡不能排卵,故常為無排卵型功血, 更年期也常為無排卵型功血。生育年齡患功血者比較少見,可見於流產或分娩後,除無排卵型外尚可出現有排卵型功血,即卵巢所受的干擾較輕,雖也有排卵發生,但由於排卵後LH相對不足或持久分泌,使黃體發育不健全或萎縮延遲及不全。

1.無排卵型功血

臨床上最常見的症狀是不規則子宮出血,特點是月經週期紊亂,經期長短不一,出血量時多時少,甚至大量出血。有時先有短時間的停經,然後發生子宮出血。有時一開始表現為不規則出血。也有時週期尚准,僅表現為經血量增多、經期延長。出血期無下腹痛或其他不適,出血多者可出現貧血。

2.排卵型功血

1.黃體發育不健全:臨床常表現為月經週期縮短,少於28天,也有些病人經期正常,往往伴有不孕或早期流產。

2.黃體萎縮不全:雌、孕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常發生在生育年齡的婦女,月經週期正常而經期延長,出血量不等,有時可在經前、經後有淋漓不斷的出血,主要表現為經期延長。

婦科專家提醒:女性朋友如果出現經期出血等經期異常表現,建議及早明確診斷,以排除是否功能性子宮出血,尤其是未育的女性更應該提高警惕,以免貽誤治療造成終生遺憾!